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前準備  生男生女

改革“減法”帶來群眾獲得感“加法”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1-16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大力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扎實開展新一輪“百項疏堵行動”,持續推進減證便民;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單列一章,而關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力度進一步加強,這令參會的代表委員們十分振奮。無論是簡政放權、減證便民還是減稅降費,政府改革的“減法”,帶來的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的“加法”。

  簡政放權不斷深化

  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觸角

  3018項省級權責清單事項僅保留986項,壓減了2032項,壓減比例為67.33%。這是2019年廣東省簡政放權的成果。

  “廣東省級權責清單事項壓減的數量、幅度全國罕見。”省政協委員、深圳海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唯平說,簡政放權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多個重要民生部門職權調整,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降低企業群眾辦事成本,也是在助力廣東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高為民服務效率。

  簡政放權,看起來是不同層級政府之間權責的重新劃分,實質是服務重心的下沉和服務觸角的延伸。

  長年工作在基層的省人大代表、國家稅務總局汕頭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科四級主辦鄭冬燕,對簡政放權的舉措深有感觸。

  “廣東推動簡政放權,具體到基層落實,很重要的一點是實現審批‘瘦身’、群眾減負。”鄭冬燕說,目前基層在落實簡政放權上,主要是推進政務服務新模式、做大做優綜合服務窗口,推進審批服務改革、營造規范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加快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以及簡化和優化辦事流程等。

  以稅務部門為例,鄭冬燕介紹,2019年以來基層稅務部門不斷簡化辦稅流程,讓涉稅事項辦理“再瘦身”;優化或取消部分涉稅事項審批,審批改備案、備案改備查;拓展網上辦稅渠道,在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一次不用跑”。

  敢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確保全面放權、應放盡放,是廣東簡政放權不斷提升改革“含金量”的關鍵。

  作為一名鄉村基層干部,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從化區蓮麻村黨支部書記潘安娜尤其關注鄉村治理重心下移的話題。

  今年省“兩會”上,她帶來建議,希望盡快研究制定適合由村級組織承接的工作事項清單。“目前從化區已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從化區呂田鎮,將鄉村環衛資金下沉到村級組織使用管理后,既豐富了村‘兩委’的管理資源,同時也有效破解了第三方外包企業出工不出力、村民參與感不強等的問題,一舉改變了臟亂差的村容村貌。”潘安娜說。

  在深圳,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高端人才集聚,如何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務廣受關注。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封昌紅今年帶來提案,希望把頒發國際高端人才確認函的權限從省里下放到深圳市。

  “深圳市一級沒有頒發國際高端人才確認函的權限,導致這些人才每180天就要去辦一次工作簽證。”封昌紅認為,雖然手續相比過去已經簡便了許多,但仍不能完全滿足國際化人才需求。

  在教育領域,省政協委員、湛江第二中學校長楊耀明說:“學校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將‘放管服’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學校獨立自主辦學的權利,有了鮮明的辦學理念,才會有更明確的辦學目標。”

  楊耀明說,目前學校在人事方面,如畢業大學生招聘中已擁有了更大自主權,希望可以在涉及在校老師跨校調動、課程設置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事實上,校長最清楚學校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用人,也有利于相關部門更好發揮監管作用。”

  百項疏堵見成效

  企業多跑市場少跑窗口

  在過去的一年里,廣東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持續推進減證便民,“百項疏堵行動”成效顯著。

  “現在,企業可以多跑市場,少費工夫跑窗口,效率大大提高了。”省人大代表、廣東新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外聯總監何玉蘭以惠州市博羅縣舉例說,該縣不僅落實省、市減證便民舉措,進一步減少流程、減少證照、減少材料,還設立專門服務企業的基層窗口,“一站式服務”讓企業辦事更便利。

  “不過,在一些業務比較復雜的情況下,辦事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議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和考核評估力度,進一步提高辦事人員的業務水平。”何玉蘭認為,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服務體驗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減證便民舉措需要更精細、更精簡、更精準。

  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主會場外面的大廳里,“廣東數字政協”的深藍色背景板格外引人注意。在滾動的屏幕上,政協委員與人民群眾互動不斷,就業、上學、疫苗等民生話題不斷刷新。

  “通過建設‘數字政府’、打造服務型政府非常重要。”封昌紅說,此次省兩會期間開設的“數字政協”平臺,為政協委員和市民構建起高效溝通的橋梁,效果很好。

  “加強‘放管服’,最重要的是和國際接軌。例如在稅收方面,除了稅率,報稅次數也要和國際對標。”封昌紅說,企業或市民去辦理執照、稅收等服務時,數字政府可以把這些服務統一到一個平臺,這樣既讓辦理的流程減少,又能提高服務的精準性和效率,總之一句話:內容要減,效率也要提高,實現雙提升。

  省政協委員、澳門商報社長朱海生同樣關注廣東的數字政府建設。

  “我們身處數字時代,數字技術為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帶了新的契機。”朱海生說。目前減政便民已經卓有成效,但是在很多細分領域、在落地上還需要進一步細化,而數字技術正帶來了機會,可以在更多領域讓人民群眾感受切實的便利。

  談到2019年廣東省減證便民的舉措,省人大代表、中國銀行江門分行行政事業業務中心副主任呂彩霞同樣深有感觸。“在江門,過去辦一個證件需要跑十幾個部門進行審批,現在可以‘一站式’完成。特別是隨著信息化的推進,很多原本要‘跑斷腿’的手續都可以在網上進行了。”呂彩霞認為,推行減證便民有利于提高企業效率,也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扎實開展新一輪“百項疏堵行動”,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如何讓老百姓獲得更多實惠,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呂彩霞認為,政府減證便民的同時也必須做好后續管理,簡化流程不等于放棄監管。“比如餐飲業等會造成污染的行業,工商、環保部門在簡化審批手續的同時,也應該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手段,不能讓便民變成‘擾民’。”

  朱海生注意到,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在數字生活圈的建設上還存在一些“卡脖子”現象。比如,隨著前往橫琴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越來越多,目前澳門單牌車出入橫琴還存在申請條件和手續仍然較為復雜的問題。為此,他今年帶來的提案提出,探索澳門單牌車入境政策覆蓋珠海全市范圍、統一兩地口岸通關查驗要求。

  何唯平則建議,廣東應完善清單管理制度,著力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更好促進“雙創”蓬勃發展;要繼續深化“減證便民”各項工作措施,持續推進網絡理政,優化完善市政府網絡理政平臺,為廣大市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新增減稅降費

  超3000億元

  減下去的是稅負提上來的是競爭力

  2019年新增減稅降費超3000億元,新登記市場主體221萬戶、總量超1200萬戶。省政府工作報告曬出的成績單在“一增一減”之間,體現出政府讓利激發更多市場活力。

  “去年我們集團減稅達1.4億元,減稅降費的成效是真金白銀的。”省人大代表、廣東塔牌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坤皇說,特別是增值稅率從17%調降至14%后,大大降低企業負擔,不僅增加了企業盈利空間,還有利于投入更多資源到培育核心競爭力上,真切感受到國家對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

  在醫藥領域,藥品研發周期長,企業每年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對減稅降費的感受也更為強烈。

  “減下去的是稅負,提上來的是創新競爭力!”省人大代表、廣東省同德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小萍說,以同德藥業為例,2019年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76萬元、企業增值稅減稅優惠近113萬元,加上評估費及抵押手續費改為銀行承擔節省了10多萬元等,負擔大大減輕。

  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生豬飼養,配套蔬菜種植、飼料加工的農業企業,近年來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方面都享受到了政策優惠,企業的資金負擔大大減輕了。“減下來的稅費讓我們能夠引進更多自動化智能設備用于擴大養殖規模,有力吸收國內外先進養殖技術,助力企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省人大代表、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輝德說。

  同樣從事食品行業的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嘉士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銑銘介紹,2019年該公司銷售收入16.22億元,減稅降費政策紅利讓企業增值稅稅負下降20%,加上個人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去年共計享受減免稅費超2000萬元。他介紹說,兩年來,企業不斷研發新技術來改進工藝、提升品質,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多達7064萬元,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強大動能。

  在減稅降費的同時,辦稅服務也在不斷提升。

  “珠海橫琴新區從2016年就推出跨境辦稅服務,讓澳門納稅人足不出戶辦稅,非常具有創新意義。”省政協委員、粵澳工商聯會理事長黃仁民告訴記者,從V-Tax遠程可視自助辦稅系統到辦稅事項“一次不用跑”,服務一步步優化升級,許多澳門企業對橫琴的便利化辦稅服務都有深刻的感受。

  展望未來,代表委員們對減稅降費和政府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希望能將這些便利化辦稅服務措施更好地向澳門居民推廣,進一步增強澳門企業家和青年在橫琴投資創業的熱情和信心。”黃仁民說。

  “稅務部門的服務很貼心、很暖心,希望以后還能進一步深入企業。”周小萍提出,希望稅務部門能進一步加快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加大政策宣講力度和實操輔導,實現政策精準對接、服務及時跟進、訴求馬上解決,讓更多民企不僅知道政策,更能懂政策、用政策。

  “希望加快研究出臺企業管理技術人才個人所得稅返還獎勵政策。”何坤皇建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年納稅額達到一定標準(如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管理技術人才繳納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超過應納稅所得額15%部分中,地方(省、市、縣區)本級留成部分返還獎勵給個人,幫助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經濟發展。

  全媒體記者 王彪 黃敘浩 余丹 陳曉 郜小平 傅鵬 王慶峰 吳揚 黃舒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