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太空往地球跳傘,人還能安全著陸嗎?有人做了實驗
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高空中的分層,一般分為平流層、中間層以及熱成層。平流層與中間層之間的距離大概再85千米,這一區(qū)域空氣稀薄,而且隨著高度的上升,溫度也變得更低。根據(jù)科測算,這個區(qū)域的平均溫度僅在-80℃。 往上就到了熱成層,這個層距離地球100~800千米,平均溫度高達1300℃。目前,人類還無法抵御如此高溫。
世界高空跳傘紀錄的保持者是一位美國人,它是美國空軍的一名試飛員,在1960年,他乘坐著將近有20層高的氦氣球升空,他原本計劃要從四萬米的高空縱身一躍,四萬米已經(jīng)接近太空的邊緣,但氦氣球上升到三萬米的時候,發(fā)生一些意外,這名美國人不得不從三萬米的高空向下跳,以超音速的速度向地球墜落,短短40秒,他的速度就從零上升到了每小時1000英里的超音速,在距離地球3089米的時候打開降落傘,并安全著陸,這打破了四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通過科學的模擬實驗,科學家們給出的結論是,如果想要從高空跳傘并且安全著陸,最大的安全高度應該在50千米以內(nèi)。如果超出這個高度,將會十分危險。要想到達太空,依靠普通的飛機等飛行器顯然是不行的,任何依靠空氣才能飛行的飛行器都不現(xiàn)實,因為太空里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真空環(huán)境。所以必須依靠火箭等太空設備才能飛向太空!
而到達太空時,正常情況下速度都必須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公里每秒,圍繞地球運轉。當然你可以位于“真正”的太空,比如在小行星帶里,那里也是太空,甚至位于太陽系邊緣,也屬于太空的范疇,不過在那些地方你永遠回不到地球!
從太空往地面上跳,即使穿著艙外宇航服、帶著降落傘,也不能安全著陸。原因是太空中沒有空氣,降落傘無法使用。在進入高空稀薄大氣層后,因為大氣層過于稀薄,無法托舉起人體,仍然無法使用降落傘,人會以自由落體方式高速下降,在與空氣分子摩擦中,宇航服表面溫度迅速升高,超過宇航服燃點后會劇烈燃燒。這也是載人航天器返回地球時會在高空燃燒的原因。直到進入低空時,空氣密度上升,把航天器托舉住,航天器返回艙減速,停止燃燒,才能打開降落傘緩慢降落。所以,即使穿著艙外宇航服、帶著降落傘,人直接從太空中跳下來,也不能安全著陸。
就算是人可以克服引力和速度,直接從太空上落了下來,那么進入大氣層的時候,也有可能被燃燒成灰燼,因為大氣層里邊有氧氣,而高速下落的時候,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這樣氧氣和熱量相遇,就很有可能燃燒。
所以想要讓人用這個方式回到地球上,還得做出可以耐燒的宇航服來,不過那個技術難度也很大,彗星其實原本也很大,之所以會變成一條尾巴,就是因為在下落的過程中,被燃燒掉了。
"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