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維修套路多如何避免落入“實惠”陷阱?
購買手機容易,維修手機卻困難重重。隨著蘋果手機的在中國市場的擴張,相應也衍生出許多蘋果手機維修商。然而這些第三方手機維修店魚龍混雜,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在手機維修路上,不明不白的收費款項、前后不一的銷售承諾,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近日,廣州的莫先生向南方網反映了上述情況。他稱于2018年8月在廣州中華廣場一家第三方蘋果手機維修店中維修手機,被推薦辦理了680元的延保兩年服務,且得到店方承諾出問題后保修無需再付費用。
然而,今年5月份,莫先生去維修手機被告知要增繳280元左右的人工費。在莫先生的一再堅持下,商家最終同意不收取這筆費用。
不過在該店的保修條例下,莫先生的手機并不能完全修復,這時商家再次提出一種新的服務:加688元錢換一臺“官換新機”。反復確認是新機后,莫先生決定購買“官換新機”服務。
然而6月2日當莫先生來到店中取新機的時候,“出示給我一臺到處都是劃痕的舊機。還解釋說這就是‘官換新機’,并各種的推諉。”莫先生頓時就惱怒了。
為何在一個知名購物商場的門店中維修手機會出現這些“意外”?記者走訪了商場中的多家第三方手機維修店和蘋果官方直營店后,發現了緣由。
直營授權維修點多迷惑性強資質不一
蘋果手機第三地方維修點眾多,對消費者迷惑性較大。根據IDC在2018年公布的數據,蘋果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五。作為暢銷的高端智能手機,為了滿足市場服務需求,除了直營店,蘋果官方還授權部分經銷商提供銷售、維修服務。此外,市場中還存在一些私人的銷售或維修檔口。
這些維修點中是否真正得到蘋果官方授權,消費者往往真假難辨。市場中很多維修點都會掛上“直營店”、“官方授權經銷商”等牌子,然而它們并不一定真的有門牌所示的資質。記者通過蘋果官方銷售人員了解到,廣州的蘋果直營店只有兩家,一家在天河區天環廣場,另一家在珠江新城天匯廣場。而其他官方授權經銷商,在蘋果官網上均可查到。除此之外的維修點,均沒有蘋果官方服務資質。
一般第三方維修點中都既有代理蘋果官方的服務,也有商家自身技術團隊提供的服務,服務質量水平有所不同,消費者卻不會深究其中的差異。很多消費者看見維修店掛著蘋果的牌子,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在接受蘋果官方的維修服務,殊不知,維修點也可以合理合法地提供自己技術團隊的維修服務,并且他們不一定會明確告知消費者這其中的區別。
部分第三方維修點提供的服務條例無跡可循,多為口頭承諾。蘋果官方的維修服務條例簡單清晰,可以在官網上查到憑據,而第三方維修點提供的服務,多為在消費者有需求時口頭介紹,最多在消費者購買該項服務時在票據上寫明服務項目名稱,但也不會提供其他服務明細。這就導致了出現問題時,消費者與商家雙方各執一詞,卻難有憑據。
第三方服務約定自由口頭協議憑證難尋
由此可見,莫先生的維修經歷會出現“意外”就并不奇怪了。首先,該維修點并沒有在蘋果官網所示的官方授權經銷商的列表中,其本身維修服務的質量水平不能與蘋果官方服務同日而語。
其次,莫先生所購買的“延保兩年”服務和“官換新機”服務,蘋果官方渠道雖然也有類似的服務條目,但鑒于莫先生的手機狀況并不能滿足施行該官方服務條目的要求,因此莫先生購買的這兩項服務,實則是該第三方維修商自身提供的服務。這樣,服務的內容細則也不能以官方對這兩項服務的解釋來衡量。
再則,該維修點提供的這兩項服務均為口頭承諾,沒有提供服務條例的文字憑證。這樣消費者看到與自身預期不同的服務結果,也難以論證是商家刻意隱瞞、施行欺騙,還是消費者理解有誤。
據蘋果官方銷售人員介紹,官方手機指分全新機和翻新機兩種。“官換新機”是指消費者在保修期內出現質量問題后,在官方渠道換取的新機,這種新機除了手機型號列碼與零售購買的手機型號列碼有區別外,手機本身并無差異,都是全新機。翻新機則是指在一定指標控制把關下重組手機配件形成的新機。這兩種都可稱為新機,一般都沒有質量問題。然而在很多消費者心里,翻新機就是舊機的概念。
同時,手機外殼劃花并不能歸為質量問題,它不影響手機的正常使用,即使是根據中國三包法,只要手機沒有其他問題,商家也可以不對此負責。那么,消費者應該如何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呢?記者咨詢了廣東國亮律師事務所鐘偉杰律師為消費者提出建議。
廣東國亮律師事務所鐘偉杰:
“包修”“保修”大不同正規商家要認清
廣東國亮律師事務所鐘偉杰律師指出,關于“延保服務”,根據《移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廠家的三包服務基本可以解決產品的質量問題,延保服務并非原廠維修,還可能會影響享受三包服務,因此不建議消費者購買第三方商家的延保服務。
購買延保服務需要注意:1、理性選擇,對于價格不高、更新換代較快的手機,沒有延保的必要;2、盡量選擇原廠延保,或者與有資質的商家簽訂正式延保合同,了解合同內容是否與商家宣傳一致,尤其是賠付條件、免責條款,避免設置門檻或者額外收費;3、因配件質量、價格差異較大,注意延保條款是否承諾使用原廠零配件;4、保留好購機憑證、延保合同。
其實,大部分消費者不清楚“包修”與“保修”之間存在區別,誤以為延保就是延長廠家“三包”服務。“包修”是指按照國家“三包”法規,對在包修期內符合條件的產品由廠家進行免費維修,免收服務費和更換零件的費用;而“保修”則是指“保證修理”、“保障修理”,不一定是免費的。
延保服務屬于商家和消費者的自由約定,能否額外收取費用,并沒有明確法律規定,主要依據雙方的合同約定,但大多數消費者都沒有簽署正式的延保合同,因此出現維修需求時口說無憑。如果商家強行收取,在沒有合同約定的情形下,消費者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商家存在夸大虛假宣傳的情形,并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維權;在有合同約定的情形下,一般按照合同約定處理。
對于商家在推銷過程中的口頭承諾、協議其實同樣具有法律效力。提供完好的商品是商家的主要義務,即使商家提供的是全新手機,但如果存在多處劃痕,顯然不符合正常的產品交付要求,根據“三包”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選擇更換或者退貨。
為了避免同類問題發生,消費者應該:1、盡量選擇有資質的正規商家;2、購買前查看商品外包裝,并通過查詢手機包裝標識的序列號核實產品情況;3、可以通過拍照、錄音等形式保留商家的宣傳承諾;4、注意索取并妥善保留購買憑證;5、發生糾紛后,可以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維權。
手機已成為當代社會生活的必須品,維修手機在所難免。商家應承擔自身的責任義務,消費者也應了解市場,盡量到正規商家維修,規避遭受欺詐的風險,根據律師的建議保留好維權證據,才能更有力保障自身權益。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