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馬東敏夫婦傳遞AI公益力量 登福布斯中國慈善榜
7月24日,美國權威雜志《福布斯》刊發了第十三次中國慈善排行榜,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及其夫人馬東敏博士以5.465億捐款登上榜單位列第六,他們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教育公益中,刷新了互聯網行業夫妻檔的慈善記錄。
《福布斯》2019中國慈善榜
《福布斯》中國慈善排行榜創立于2004年,此前共發布榜單12次。今年,來自房地產、金融、科技等行業的企業家貢獻依然占比較高。作為榜單中來自互聯網領域、也是唯一一對夫妻組合,李彥宏、馬東敏的上榜引發了外界關注。在開篇語中,《福布斯》對李彥宏、馬東敏夫婦的捐贈情況進行了特別報道。被稱為“AI先生”的李彥宏,去年4月向北京大學捐贈現金和實物共計6.6億(包含2.6億固定資產),并聯合成立了“北大百度基金”,用于支持北京大學領先學科和人工智能交叉領域的研究探索。同年9月,馬東敏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1億,用于少年班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人才發展等。李彥宏馬東敏夫婦分別刷新了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校建校以來的單筆捐款記錄。
2018年4月,李彥宏、馬東敏夫婦向北京大學捐贈6.6億人民幣(含部分等值資產)
2018年9月,馬東敏博士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1億人民幣
據了解,李彥宏與馬東敏相識于美國留學期間,于1995年步入婚姻的殿堂,25年間共同經歷了百度的各個重要時刻,既是生活上的伴侶,也是真正共同奮斗在行業一線的戰友。去年,李彥宏、馬東敏對各自母校的捐贈,不僅創下了兩所高校建校以來最高單筆捐贈的記錄,更刷新了互聯網行業夫妻檔的慈善成績。
作為中國IT產業最早一批創業者,李彥宏、馬東敏經歷了搜索、移動互聯網到如今的人工智能發展浪潮,見證了互聯網技術為國家經濟帶來的貢獻,也目睹了世界科技競賽的激烈,因此更加懂得關鍵技術的重要性。
對于眾多新興技術領域而言,人才短缺、基礎研究力量不足仍是一大制約因素。以人工智能為例,根據第三方數據分析公司IDC的預測,到2022年中國AI人才缺口將達到594萬。高校正是科研和培育人才的重要陣地,捐助高校就是希望從國家內部培養優秀科技力量,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也成為李彥宏等許多科技企業領袖的共同選擇,代表了他們對國家未來技術發展的美好祝愿。
事實上,捐資贈物之外,善用技術的助力則是李彥宏這位“AI先生”投身公益的另一個路徑。今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分享的AI助盲、AI尋人等計劃,都是AI技術直接惠及大眾的實踐。據了解,早在2016年底,百度就上線了“AI尋人”公益服務,將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接入比對照片環節,大幅度提升尋親效率。過去幾年,已經發生了20萬次以上的人臉識別比對,幫助超過了6700個家庭重新團聚。
此外,李彥宏帶領百度公司將技術接入更多公益平臺,帶動更多傳統公益項目數字化、智能化。2010年,李彥宏宣布成立百度公益基金會,致力于結合百度自身技術,通過專業化的組織和運營,更好地開展公益事業。創辦至今,基金會與多個公益組織進行合作,開展了如“被吸煙,我不干”拒絕二手煙倡議活動、帶動大眾參與公益的“公益一小時”等項目。去年,百度公益基金會還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發布了關愛貧困地區兒童和青少年教育的扶貧項目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