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吃@醬油哥 的手工面,熱騰騰的火鍋里,升騰著溫暖
#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122)#
面(六)@醬油哥 有好面
北京下雪了。盼北京下雪盼了很長時間。下雪天,空氣新鮮了不少,飄飄灑灑的雪花,在半空中就快化成了冬雨。雪落在地上,落在汽車上,落在樹上,還都掛不住。只要下雪就好。
下雪,會給你很多美好的想,想張岱是如何去“湖心亭看雪”的,想“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我和沈宏非先生有約,要是北京下雪,就去吃“烤肉季”,下雪的時候似乎特適合吃熱乎的,有氣息,有玩頭。
我的一個新加坡的朋友,愿意秋冬天兒以后來北京。在新加坡,一年四季,穿的都是襯衫,還都是短袖的。他們可想穿秋褲了,想穿棉猴兒,想戴狗皮帽子,覺得女生戴一個大大的狗皮帽子,才是美麗俏佳人。
冬天下雪后,有很多吃食應景,比如吃涮羊肉,喝小酒,這是南方各種火鍋不能比擬的。想想這漫天飛舞的雪花里有多少故事啊,酒里飄進雪花,酒就更醇香;雪花打在臉頰上,涮一口肥香的羊肉,豪情萬丈,這時候板凳就像馬鞍子,想象自己騎在戰馬上殺個敵人。
其實,下雪天最愜意的,是自己在家里吃個火鍋面。
早晨還想呢,要是下雪了,我就吃火鍋面。晚上真下雪了,想起前天收到廈門@醬油哥 顏靖寄來他做的面,就吃了火鍋面。@醬油哥 挺逗的,是做醬油的。做了一個魚皮花生吃著玩,卻大火。魚皮花生好吃的不得了,魚皮酥酥的,花生沒有哈喇味兒。這個我特別在意,哈喇味是陳年花生,有黃曲霉毒素。其實,@醬油哥 做面,比魚皮花生還好。
我曾經感嘆,中國面條多好啊,有各種味道,有各種面條,可惜,面條還停留在各地區民間的手藝里;意大利人已經能用機器做出他們想象出的所有面。
醬油哥的面條是用機器做出的中國面條。我喜歡@醬油哥的刀削面,面條寬寬的,邊上曲曲的,和手工刀削面一樣,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事兒。你想想啊,我們在家里,想吃手搟面,想吃抻面,想吃刀削面,想吃拉條子;想吃寬面,想吃細面;想吃硬面,想吃軟面,甚至想吃銀絲面,然后,你可以在打上一鍋鹵,吃打鹵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