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表現不如人意 弱勢車企更應重視安全
在本次C-NCAP車型評價結果中,自主品牌五款車型得分均低于合資品牌,野馬博駿甚至只得到二星評價,整體表現不如人意。中汽中心認為,這主要是一些自主品牌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研發方面投入不足,部分弱勢企業甚至抱著“你們測你們的,我們賣我們的”心態。
中汽中心表示,車企綜合考慮成本、市場等因素,適當平衡一些配置也無可厚非,但只有保證安全底線的基本安全配置不可少,質量不能低,才是汽車安全第一要素。
昨日(12月26日),2019年度C-NCAP第四批車型及本年度車用兒童約束系統評價結果發布。9款參評車型中,綜合得分率為80%及以上的車型共計6款,獲得五星評價;得分率在80%以下三款車型中,野馬博駿為51.7%,僅獲得二星評價。
活動現場
具體來看,本批次評價的9款車型,涵蓋A類乘用車、SUV車型、純電動車型,以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四類。其中,一汽-大眾探岳、豐田雷凌、日產軒逸、斯巴魯森林人、上汽大通D60,以及長安CS75的綜合得分率分別為94.6%、91.8%、91%、90.4%、88.9%和85.4%,獲得五星級評價。
中汽中心方面表示,車輛生產企業安全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于新要求極其快速的反應和積極的投入,很好地契合了C-NCAP的發展步伐,不僅車輛的乘員保護性能不斷提高,而且越來越多的主動安全裝備也體現在車型的主流配置上。
據介紹,在本批評價車型中,車輛基本安全配置中的正面氣囊、前排安全帶提醒裝置、車輛穩定控制系統(ESC)等均成為標配;在側面碰撞事故中能夠起到良好保護效果的側氣囊配置率達88.9%,側面氣簾的配置率也達到了66.7%。對于能夠起到主動預防碰撞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功能裝配率迅速上升,雖然未成為車型全系標配,但仍有7款車型配備。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表現仍然不如人意。其中,長安CS75和大通D60雖然獲得五星評價,但二者得分率均在90%以下,相比合資品牌最低90.4%的成績,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廣汽乘用車AION.S、北汽智道U7得分率分別為78.1%、72.2%,僅獲得四星評價;野馬博駿得分率為51.7%,僅獲得二星評價。其中,AION.S在行人保護和主動安全方面得分較低;智道U7在總分為15分的主動安全方面僅得4分;野馬博駿在乘客安全、行人保護和主動安全三大評價因素得分率分別為59.27%、41.09%和26.67%,均處于本次評測的末位。
野馬博駿
中汽中心方面表示,個別車型的評價結果不是很理想,有的安全配置明顯欠缺,有的細節上不夠完善,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提高。車企綜合考慮成本、市場等因素,適當平衡一些配置也無可厚非,但只有保證安全底線的基本安全配置不可少,質量不能低,才是汽車安全第一要素。
近兩年,自主品牌弱勢車企C-NCAP評價成績一直偏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到以往的數據:2018年C-NCAP第四批評價中,風行T5獲得二星評級;2019年第一批評價中,斯威G01獲得二星評級;2019年第三批評價中,江淮iEV7S獲得二星評級……
AION.S
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一工作人員談到,自主品牌得分普遍較低主要是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研發方面投入不足。其中,強勢品牌比較注重信譽,安全配置也相對較好;弱勢品牌的表現就相去甚遠了。據他透露,有的企業對于第三方的評價并不重視,甚至抱著 “你們測你們的,我們賣我們的”心態。此外,C-NCAP評測的許多設備裝載到車上也需要不少成本,弱勢車企本就以“性價比”為賣點,為了追求利潤寧愿選擇低分。
除上述因素外,自主品牌弱勢企業得分較低,與2018版C-NCAP管理規則的實施也有一定關系。2018年7月1日,2018版C-NCAP管理規則正式實施,相比此前的2015版規則,新版評價體系變化較大,不僅增加了測試項目,而且多項測試的標準也更加嚴格。其中自主品牌失分較多的行人保護試驗,及車輛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均為新增項。新規則實施后,大眾高爾夫及昂科拉等強勢合資品牌車型也曾折戟,獲得過四星評價。
中汽中心相關負責人在現場表示,“C-NCAP管理中心正在抓緊制定C-NCAP路線圖及2021版評價方案,并與國內外企業、專家共同開展相關的中國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分析及試驗研究,2021版規則預計在明年正式發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
相關閱讀:
【專題】C-NCAP收官一撞 新規則下評測車型緣何表現反常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