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一段時期以來,青海認真貫徹落實中宣部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座談會精神,著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挖掘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著力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促進文化、旅游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位部署、頂層設計,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中宣部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座談會后,青海省委宣傳部及時向省委匯報會議精神,提出貫徹落實意見建議。青海省委書記王建軍要求結合省情實際,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推動青海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彰顯好大美青海的獨特魅力。按照中央精神和青海省委要求,青海省委宣傳部召開部務會,確定以文化旅游機構改革為抓手,強化頂層設計,破解體制障礙,推動文化與旅游從相加到相融、從物理組合到化學反應轉變。加強海東市樂都區、黃南藏族自治州等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文旅融合樣板。結合省情實際,深入調研、科學規劃,研究制定青海省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積極構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寓文于旅、拓展融合,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依托青海湖、茶卡鹽湖、門源萬畝油菜花等重點景區,青海省制作推出《愛情的證悟》《天境祁連》《天空之境》等旅游演藝產品,在滿足游客多樣化文化需求的同時,賦予旅游更深層的文化內涵、更豐富的體驗。挖掘環青海湖、柴達木盆地等地區傳統文化資源,以元旦、春節、端午節等節日為契機,組織社火展演、民俗展示、曲藝匯演等形式多樣的非遺進景區、民俗進景區活動,使游客近距離感受和體驗青海地方特色文化,講好青海故事、傳播好青海聲音。今年1月至5月,青海全省旅游人數達到1344萬人次,同比增長29.9%,實現旅游收入138.5億元,同比增長26.3%,文旅融合發展成效初步顯現。
立足本土、挖掘資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堅持面向市場,面向游客,大力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資源,舉辦青洽會、青海文化旅游節、西北旅游營銷大會等重點活動,擴大大美青海影響力。海東市重點打造的賞河湟民俗文化、過海東歡樂大年——“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文化旅游活動,吸引全國各地游客達300多萬人次,成為河湟文化新名片。將唐卡、藏毯、昆侖玉、民間刺繡等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時尚元素相結合,開發出藏羊地毯、寶光、三江雪等一批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依托納頓節、花兒會、六月六、那達慕大會、賽馬會等傳統節日及民俗活動,將傳統節日同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打造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文化旅游品牌。
標本兼治、提升服務,營造良好文化旅游環境。制定印發《青海省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服務質量行動方案》,常態化開展文化旅游市場安全督察與秩序規范檢查。堅持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加快重點景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提檔升級,改善游客旅游體驗,提升旅游品質。舉辦培訓班,幫助旅游從業者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和文明素養,引導其誠信經營、熱情服務。設置投訴舉報電話、網絡舉報平臺等,加大對損害游客合法權益行為的查處力度,集中力量對宰客、強買強賣等行業亂象進行整治,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游客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青海省委宣傳部)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