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打出知識產權保護“組合拳”
原標題:打出知識產權保護“組合拳”
日前,包頭市知識產權局對一起涉嫌侵犯某酒店環保拖鞋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案件進行了開庭口頭審理,口審現場坐滿了前來旁聽的各旗縣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這是包頭市涉嫌專利侵權案件的首例口審,也是2019年全區首例口審專利侵權案件。
“此次口頭審理專利侵權案件是內蒙古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內蒙古自治區知識產權局局長李東升表示。
進入2019年,內蒙古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更加嚴格。今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以民生為切入點開展了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加強民生關切領域侵權假冒商品整治、加強農村牧區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對商標、專利侵權假冒商品生產、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鏈條打擊,依法查處和曝光一批大要案件和典型案件,有效遏制了各類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努力營造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1.2萬人次,檢查市場經營主體1.3萬戶;共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55件,案值158萬元,罰沒金額115萬元;查處假冒專利案件7件,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6件。
隨著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了為期兩年的專利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內蒙古自治區也隨即開展了“藍天”行動。重點整治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代理非正常專利行為、專利代理“掛證”行為、以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等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已對內蒙古眾合百志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等從事專利代理服務的無資質代理機構進行了清理,全區共查處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25起。
日前,有企業把“河套”商標當做自己企業的“字號”來使用,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訴求。
其實,這是當前內蒙古不少企業面臨的“窘境”。對于企業遭遇到的侵權問題,內蒙古自治區知識產權局都會給予幫助,同時工作人員會定期走訪,調研區內企業,傾聽市場主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相關需求,再結合需求梳理和確認服務企業的事項。李東升說:“接下來我們會將工作的重心進一步向企業轉移,幫助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行穩致遠。”
為了更好的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內蒙古自治區還專門開通了12330熱線電話。截至目前,自治區12330熱線已累計接收來電、來訪咨詢和投訴1900余次,接受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127件,向相關盟市移交案件31起。
開展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發揮12330熱線作用……一系列“組合拳”的揮出讓內蒙古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內蒙古自治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