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融數據邊際回暖 人民幣貸款、社融雙雙放量
央行昨日發布11月份統計數據報告,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9萬億元,同比多增1387億元,較上個月的6613億元,環比增長明顯。據初步統計,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43萬億元;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05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綜合看,上個月信貸和社融都有所放量。一方面,10月份信貸和社融偏低;另一方面,表明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逐漸發力,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應平衡好穩增長和控通脹,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優化信貸結構,確保資金流向制造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長短期貸款改善
“從新增信貸結構上看,11月份短期貸款、長期貸款、居民部門貸款、企業部門貸款均較前月和去年同期有所改善,說明逆周期調控效果逐步顯現。”溫彬表示。
從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結構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83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14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89億元。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79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64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06億元,票據融資增加624億元。
“未來居民和企業部門信貸投向結構可能明顯向企業部門傾斜。在穩增長和降息背景下,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對居民貸款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判斷。
與此同時,表外融資負增長幅度有所收窄。11月份,委托貸款減少959億元,同比少減35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673億元,同比多減218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571億元,同比多增698億元。
企業直接融資方面,企業債券凈融資2696億元,同比少122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24億元,同比多324億元。
M2同比增長8.2%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6.14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10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狹義貨幣(M1)余額56.25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分別比10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個百分點。
陳冀認為,M1低位徘徊小幅回升,央行流動性調控依然以穩為主。從歷史上看,M1增速仍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貨幣政策在信用端的發力仍需要加強,企業經營活力仍需改善;M2增速基本平穩,回落0.2個百分點的原因可能包括:債券發行年末減速,財政年末支出力度不及預期等。總體而言,廣義流動性的基本穩定,為明年初政策發力打下基礎。
“短期流動性將有季節性支撐,跨年存在增量投放可能。按照當前的融資需求節奏,央行快速加碼流動性投放推升M2的可能性不大。”陳冀表示。(記者張瓊斯)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