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中國這樣干)推開一扇風景更美的窗
新華社南京1月2日電題:推開一扇風景更美的窗——蘇州矢志開放再出發
新華社記者凌軍輝、劉巍巍、姜琳、朱筱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就會看到一座耐人尋味的雕塑——《窗口》。如今,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潮頭,蘇州要奮力推開一扇風景更美的開放之窗,去探求“開放之鑰”,延伸“開放之路”,涵養“開放之城”。
開放之窗風景獨好
從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到如今153家世界500強公司投資400多個項目,蘇州開放型經濟高歌猛進,結構日益優化,深度詮釋江南“小”城的國際化“大”視野。
NGK(蘇州)環保陶瓷公司2001年落戶蘇州以來,5次增資、10次擴產,投資30億元的第二工廠新近落成,預計達產后年產值約25億元;中外合資的蘇州道森鉆采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扎根蘇州18年,發展為石油井口裝置及井控設備領域上市企業,并與沙特某公司共建海外工廠……
2019年11月29日,由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共同建設的光束汽車項目在蘇州張家港啟動?偼顿Y51億元,建成后具備年產16萬輛燃油乘用車全出口及純電動車研發制造能力。蘇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翔說,光束汽車是我國放開合資股比后簽約的首家整車企業,標志著蘇州培育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邁出堅實一步。
2019年1月至11月,蘇州新增注冊外資99.9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45.7億美元,均實現逆勢增長。目前,蘇州擁有各類外資地區總部及功能性企業300多家,累計使用外資1320億美元,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中國大陸城市第三位。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說,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創新人才、產業龍頭,向蘇州集結,折射了蘇州經濟的活力。
開放之路一往無前
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船隊從蘇州太倉劉家港揚帆出海,如今,這座陸地面積不到700平方公里的縣級市里,集聚了320多家德資企業。
1993年,全球著名彈簧生產企業克恩-里伯斯公司總裁斯坦姆博士在太倉建廠時,只有6名員工和租來的400平方米廠房。歷經27年發展,這家當年的“小作坊”成長為擁有900多名員工、3.8萬平方米現代化廠房和8家分支機構的集團公司。公司行政總裁張臻偉說,企業年銷售額超10億元人民幣,生產的汽車安全帶卷簧占據全球70%份額。
臨近2019歲末,昆山六豐機械總經理宗緒惠接連收到兩個“大禮包”:11月22日,昆山發布“惠臺”特色舉措“新20條”并開通臺商服務專線,一鍵撥打即可享受“專窗專員”服務;12月3日,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部省際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明確,在載體建設、產業合作、貿易便利化等方面給予臺企臺商更大支持。
日資企業則武磨料磨具落戶蘇州高新區近8個年頭,眼下正緊鑼密鼓擴建二期廠房?偨浝碇敬褰≌鞲嬖V記者,擴建項目報批前,行政審批局代辦員主動上門,提供申報材料指導、網拍輔導、項目報建等服務,審批時間縮短50%。
拓寬開放之路,親商服務成為蘇州的“金字招牌”。蘇州先后被世界銀行和《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中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蘇州市市長李亞平說,蘇州全面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強化對外商投資享受國民待遇的制度保障,優惠扶持政策對所有企業公開透明、一視同仁。
開放之城海納百川
打蛋、切菜、大火起油鍋、熟練翻炒……片刻工夫,一道番茄炒蛋出鍋。加上揚州炒飯、蘿卜牛腩,這一桌標準的中餐出自一個大眼睛、高鼻梁的外國人之手。
59歲的卡米洛·桑托斯是巴西人。2015年初,他來到蘇州擔任魏德米勒亞太區高級運營副總裁兼蘇州工廠總經理,短短半年內,就辦好了社?、考到了駕照,并把妻兒一同接到蘇州生活。如今,卡米洛一家已經成為地道的新蘇州人。“蘇州令我驚喜,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感覺像是回到家鄉,希望能在這里一直生活下去。”
卡米洛的感受是蘇州開放包容的現實映射。統計顯示,目前約有1.3萬名外國人在蘇州工作,其中高端外國人才超過4500人。“為跨國公司員工提供生態、文明、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是我們堅持不懈的追求。”李亞平說。
2019年9月初,歷經數輪艱難談判,德國BBS Automation公司與昆山開發區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達3億美元的華東地區智能制造設計研發和系統集成中心、中國投資性控股總部落戶昆山。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約瑟夫·維爾德格魯貝說:“促使我們作出選擇的,是這里的產業積累、未來規劃和澎湃激情,這讓我們看準了現在,更看到了未來。”
蘇州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理念貫穿始終,2020年將是蘇州“營商環境創新年”,將出臺營商環境3.0版,打造“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
“我們真誠期待,有更多跨國公司能夠做蘇州發展的最‘燃’投資人,讓最優質的資本匯聚蘇州;能夠做蘇州創新的最‘棒’傳播人,讓最先進的項目落戶蘇州;能夠做蘇州建設的最‘鐵’合伙人,讓最高端的人才安家蘇州。”藍紹敏說。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