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諷刺又現實,你家是這樣嗎?
文/小歡歡爸爸導語:孕后坐月子期間,孕媽媽的身體都是非常衰弱的。除過給孩子喂奶外,其它的體力活仍是需要家里人幫襯的。那么,信任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孩子是奶奶帶仍是姥姥帶”的問題。雖然兩家的白叟都是自己至親的親人,但終歸差異仍是很大的。
小芬今年剛誕下二胎,身子骨非常衰弱,由于老公外地出差,無奈之下只能由家里的兩個白叟帶孩子。一開始是奶奶和姥姥輪流照料孩子和自己。漸漸的小芬發現,奶奶只重視對孩子的照料,給自己做的飯卻是專為下奶的,非常難吃,根本不管自己身體的安危。而自己的媽媽反而做很多好吃的、有養分的飯菜給自己,而且對照料孩子也非常上心。
兩個白叟的做法小芬都看在眼里,一次她實在是受不了便去向婆婆商量:“今后給她做些有養分能夠下咽的飯菜,她身體康復得快也能盡早去上班”。誰成想,婆婆竟然說:“我看你康復得不錯,每天也好吃好喝的。有這功夫不如幫我做做家務,別每天什么都不做,看你都胖成什么樣了。”一氣之下小芬回到娘家去休養身體去了,而孩子也一同接走讓姥姥帶。兩個白叟每天勤勞的照料,看起來是單純地協助小芬產后康復順便帶孩子,實則旁邊面引申出了“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的差異。
剖析:其實,小芬的做法也并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本身坐月子期間就需要好好涵養,吃些養分高的調度自己的身體。而孩子奶奶的做法實在是雙標,令人心疼。照料好小芬的身體,奶水自然會足夠,然后也會對寶寶有好處。不得不說兩家白叟帶孩子的思想差異之大。其實兩位白叟帶孩子,有很實際的3點差異,不知道你家是否如此?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這3點差異很實際,你家是這樣嗎?1.飲食上有差異就像案例中小芬的境況相同,由于寶媽究竟和婆婆沒有血緣關系,而孩子是婆家傳宗接代的“香火”,所以奶奶帶娃只單純為了孩子的養分考慮,然后忽略了寶媽的感觸。姥姥帶娃則是重視自己女兒(寶媽)的同時又能很好地照料寶寶。
2.對孩子生病時的情緒有差異在孩子生病后,很多奶奶就會責問寶媽:“孩子怎么生病了,不是告知你怎么照料了嗎?什么事都做不好!”她們只會一個勁的埋怨寶媽,讓人心疼。而姥姥則會認為是自己疏忽大意了,還會覺得愧對孩子和女兒女婿。而且更好地照料孩子。
3.對孩子思想的傳授有差異奶奶自然會不遺余力帶孩子,由于孩子是她們家的“香火”,而且還會一向告知孩子:“奶奶是對你最好的人,長大要最疼奶奶”之類的話,而不把寶媽當回事。姥姥帶孩子就會考慮很多,而且告知孩子:“媽媽是獨愛你的人,你看姥姥給你的玩具都是媽媽買的呢,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媽媽”等。讓孩子知道獨愛她的是媽媽而不是把自己時刻標榜在孩子的心中。
結語:寶媽們在遇到婆家歹意對待自己的情況時也無需忍耐,能夠先和自己的老公溝通,看如何解決此問題,最好能平心靜氣地跟婆婆把問題說開。希望每個家庭都和和睦睦,不要為白叟帶孩子的情況發生爭執。你認能夠上3點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差異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 標簽:竊聽風云2 720p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