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12歲是孩子的“閱讀饑餓期”,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閱讀! 導 讀 25條建議,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起跟慧姐來看看吧! 6-12歲是孩子的“閱讀饑餓期”, 最重要的葉璇吻戲
原標題:6-12歲是孩子的“閱讀饑餓期”,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閱讀!
導 讀
25條建議,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起跟慧姐來看看吧!
6-12歲是孩子的“閱讀饑餓期”,
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閱讀!
《人民日報》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事實上,對中小學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不是一件課余里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提出“閱讀饑餓期”的說法。
他認為,孩子對閱讀的饑餓感形成于14歲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后閱讀技巧的形成。同時,人在14歲以前的閱讀體驗,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以后的歷程,只不過是前面14年所閱讀的東西的展開。
那么,孩子在這6~12歲的小學階段,能不能養成比較好的閱讀習慣,則是重中之重。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以下是慧姐給大家的25個建議,最后附書單哦!
從來沒有陪孩子閱讀太早的說法,即便是他/她還在媽媽的肚子里。 給孩子讀上一點書,同樣是一天新生活的好開始。對于小孩子而言,給他讀書講故事,有助于睡個舒服的午覺;對于大孩子而言,在他放學回家后,和他一起讀書,也是一種讓孩子放松的方式。 讓他們看到你在閱讀。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相比一遍又一遍的說教,不如自己做個示范。 這樣你就可以在那些碎片化的時間,給孩子講個故事,而不是讓孩子玩手機。 要讓孩子明白,讀書是一種自律,它們既不總是快樂的,也不總是痛苦的。
,讓孩子在書的海洋中自由選擇。 ,不是所有的讀書會都是針對大人的,有些書店或者出版社也會組織兒童專場。 ,而不是玩具或者電子產品。 ,這樣你們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讀完了一起來討論。 幫助孩子用閱讀將身邊的小朋友們聚集起來,大家可以一起讀書,一起討論。 ,不能亂扔亂放,更不能撕書。 不要擔心自己動作過于夸張,大聲讀出來,扮演角色、模仿主人公的語調,這些都會讓孩子更加喜歡聽你讀書。 ,比如書的主題和孩子的生活比較接近,或者選擇孩子最喜歡的話題。 這不僅僅是電視劇的專利,也同樣適用于小孩子,他們會迫切想知道接下去發生什么。 ,達到目標的時候,給孩子獎勵。 ,并鼓勵他們和身邊的朋友們分享這個故事。 比如兒童節的時候,給孩子準備一套他最喜歡的卡通書;而在建軍節的時候,給孩子一套軍事題材的書。 比如生日、畢業日或者孩子的一些小成就,這樣當孩子想去追憶往昔的時候,就會去翻這些書。 比如如何建造一個“蔬菜花園”或者設計一次長途旅行等,然后就和孩子一起鉆進圖書館吧。 把書放在較低的位置,在各個角落里都散放一些,這樣孩子可以隨時隨地讀書。 ,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可以鼓勵大孩子給小孩子講故事。 電子書、手機閱讀、網上閱讀,都是可以的,只要確保內容適合孩子。 如果孩子喜歡米奇,那就找一本米奇是主角的故事書。讓孩子開心進入讀書狀態是最主要的。 ,這會讓孩子有進一步的直觀認知。 ,使得讀書變成家庭的集體活動。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本文由“徐潔本真教育”徐潔老師推薦,選自“家長慧”,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