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投顧試點“開閘”在即
螞蟻金服與美國先鋒集團發起的合資公司有望首批入圍
中國證券報記者8月7日獲悉,螞蟻金服與美國先鋒集團(Vanguard)共同發起的合資公司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業務有望獲批。與此同時,備受關注的公募投顧試點“開閘”在即。據此前媒體報道,入圍首批試點的機構大概有七八家,其中包括四家公募基金公司,以及騰訊理財通、螞蟻金服、盈米財富等第三方理財機構。
試點“開閘”進行時
6月5日,螞蟻金服與美國先鋒集團合資成立先鋒領航投顧(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二者分別持股51%和49%,注冊資本2000萬元。此前,業界猜測該合資公司成立與公募投資顧問試點相關。
知情人士指出,隨著7月下旬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11條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措施,上述兩家公司共同發起的合資公司公募投顧試點有望加速獲批。
“金融開放11條的出臺體現了我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積極態度。”這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已經在計劃中或論證中的在華投資項目的推進,將隨著金融開放11條的落地進一步加快。”
他透露,目前已上報的方案內容主要包括委托和下單模式、收費模式、投顧服務方式、合規隔離及風控,以及客戶適當性管理等。此前,全權委托模式較受行業關注。目前,這一模式也在討論之中。
業內人士指出,買方投顧在海外已發展多年,由于其業務模式保證投資者和渠道、顧問利益高度一致,逐漸成為發達市場主流業務模式和渠道。
智能投顧機遇空前
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募投顧試點推出有望為智能投顧發展搭建平臺,特別是各家機構紛紛被投資者全權委托,而公募基金產品配置及后續調倉行為,均為智能條件下的調倉。公募基金產品配置邏輯、不同策略及對應不同投資者的智能投顧報備方案,是此次監管部門關注的核心。
螞蟻金服和美國先鋒集團合作就是押注智能投顧、發展數字理財。具體來看,作為全球第二大ETF發行商,美國先鋒集團在ETF產品評價和數字投顧方面有成熟經驗可資借鑒,而螞蟻金服在國內金融零售市場上多年積累的經驗、數據和Techfin技術(科技金融),使其與美國先鋒集團能在業務上形成互補。
智能投顧起源于國際金融危機后的美國,自Betterment、Wealthfront等初創公司開啟大幕以來,全球已涌現不少成功的智能投顧平臺。Statista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投顧管理資產達2264億美元。
據埃森哲報告,2017年,中國智能投顧管理資產規模為289億美元,到2022年,預計這一數字會上升到6600億美元,用戶數量超過一億戶。
業內人士指出,資管新規出臺后,智能投顧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資管新規專門就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投資顧問業務做出相關規定。這意味著,智能投顧在合規性方面將越來越明確。
中信證券經紀業務市場研究部副總裁許多表示,過去一般投資者可能更多選擇銀行理財或貨幣基金。在資管新規出臺后,銀行理財需實現凈值化管理、打破剛兌,這將使投資者對風險與收益建立起更理性的認識,低風險且收益穩健的金融產品有非常大的市場。智能投顧產品會成為比較好的選擇。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