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在關鍵材料的崛起,日本人發(fā)出吶喊:再不突圍就來不及了
![](http://pics1.baidu.com/feed/4bed2e738bd4b31c72e37dd9e952f47a9f2ff804.jpeg?token=9ca3eecaf036a32501fada81f3872ea0&s=F002A0B826A3AFEB1612C0860300F089)
在工業(yè)領域,材料可以說是制約著設備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常說的“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也正是由此而來。近日,日本就盯著一個關鍵材料領域,發(fā)出了一聲吶喊,主戰(zhàn)場正在改變,再不突圍就來不及了。
據(jù)日本媒體近日的報道稱,中國正在日本企業(yè)具有優(yōu)勢的關鍵材料領域快速崛起,和這個關鍵材料領域就是鋰離子電池方面,更讓日本適應不了的是,隨著中國的入場,鋰離子的應用場景正從IT產(chǎn)品向汽車方面轉移,日本人對此表示,主戰(zhàn)場正在發(fā)生改變。
目前構成電池產(chǎn)品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層等主要部分,中國的供給量占據(jù)世界總供給量的一半以上。雖然索尼公司在1991年的時候就率先在全球范圍內實現(xiàn)鋰電池的實用化,但從未來發(fā)展看,未來或許將被中國抓在手中。
![](http://pics5.baidu.com/feed/2f738bd4b31c8701bab1302249fb4d2a0608ff7d.png?token=448b4fa3c859754bda06a33aa4e1c3a7&s=B225F104E046BAE656B7458A0300709B)
從各種鋰電池的容量來看,到去年為止,車載電池的總容量已經(jīng)超過面向智能手機和家電的電池,這不僅僅只是容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這代表著背后鋰電池技術的提升。畢竟容量的提升并不是像“1+1=2”那么簡單。
目前中國已經(jīng)成為純電動汽車大國,雖然中國曾出現(xiàn)超過100家電池企業(yè)參與競爭的局面,但整體市場的勢頭并沒有任何問題。為此日本方面也因此進行了緊急地調整,但從整體趨勢來看,似乎為時已晚。
我們知道,由于此前日本蒼龍級潛艇作為全球首艘搭載鋰電池的潛艇,就讓人們對日本的軍工制造能力,有了全新的評價。但隨著中國在鋰電池上的崛起,尤其是從數(shù)碼產(chǎn)品的電池到汽車電池這樣越來越大的變化。日本不少人對此產(chǎn)生了很大的擔憂。
![](http://pics1.baidu.com/feed/faf2b2119313b07eb346c8336153422696dd8c98.jpeg?token=f09be4f5330b5f72893cfa4c74740016&s=BDB5CF148E41574D321CE4D6030080E1)
有分析人士表示,說不定未來日本潛艇用的鋰電池還要從中國進口。畢竟鋰電池的應用,將會是一個必然的發(fā)展方向。也正因為這樣,不少日本人發(fā)出了吶喊,日本再不突圍就來不及了。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日本人就算能突圍,可能也只是從一個中國優(yōu)勢領域,跳入另一個中國優(yōu)勢領域。
最近,中國科學院科技戰(zhàn)略咨詢研究院、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就共同聯(lián)合向全球發(fā)布了《2019研究前沿》報告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shù)》報告。其中在十大學科領域的整體層面上,美國毫不例外地居于第一的位置,而中國緊隨其后。
![](http://pics3.baidu.com/feed/4e4a20a4462309f77f059207028adff6d6cad6c3.png?token=99a0ba91a6163d6d7bc5b55fec1ad812&s=212C61B00ED308CE623D78D3030070D0)
據(jù)統(tǒng)計,在全部137個前沿中,美國排在第一位的有80個,而中國則占據(jù)了33個。英國有7個前沿排名第一,德國和法國分別有1個前沿排名第一。剩下15個不具名的,我們也不確定日本在不在其中,但考慮到德法只有一個第一都單獨說明了,日本或許真的很危險。
對此有網(wǎng)友表示,“2016年時日本只有2個研究前沿,俄羅斯一個都沒有,3年過去了日本可能真的一個都不剩下了。”
由此看來,一向被人追捧的日本,不僅在十大里前五都沒進,137個前沿中日本可能連一個第一都沒有。在這種背景下,其實日本怎么突圍都來不及了。(智忠)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