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情況,還勸你大度的人,請離他遠點
有些傷害,沒關系這輕飄飄的三個字宛如千斤,重的讓人提不起來也不愿放下,于是讓傷慢慢變成疤,不敢輕易去觸碰。
但有些人為了尋求心安理得,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的道義,就會站在道德制高點苦口婆心的勸你原諒。
一旦否決了,你遭受譴責,他們樹立了良善的形象;答應了,他們知錯能改良善大度被贊美,你的做法卻被視為理所應當。
從沒有想過為什么道歉了就要原諒,為什么不原諒就要挨罵?難道所有的一切僅需簡單的對不起,就能換來不計較的沒關系嗎?
對當事人絕無可能,于無關痛癢的旁觀者卻必須可行,因為刀子未曾扎在自己身上,哪來的感同身受,他們只會站著說話不腰疼,來刷存在感。
如果說不明白真相的人勸你原諒,或許還可結交,但明白了情況,還勸你大度的人,只想請你離他遠點。
岳云鵬家境貧寒,在小小的年齡就出來打工賺錢,當時17歲的他在一家店做服務員,不小心把三號桌的啤酒寫成了五號桌,要多收六塊錢,結果因這個錯誤,被辱罵刁難了三個小時。
他賠禮道歉,經理幫忙說情,飯菜半價,怎么著都不行,面對不依不饒的一桌人,最終以他掏錢買單才平息了對方的怒火。
原以為鬧劇就這么結束了,可在歇業后,岳云鵬被經理辭退了,這是他人生中最窮困潦倒和委屈的時刻。
始終認為只要吃過苦肯努力,日子就會越過越好的他,在那352塊錢差點回鄉的瞬間,心里該有多崩潰。
所以即便因為這件事,讓他后來遇到了恩師郭德綱,但岳云鵬依舊無法釋懷。
有人勸他,“你都是相聲演員了,現在掙得錢比原來多,還上了春晚,被有深度的節目采訪,你不該恨他,反倒該感激,不然你不會認識郭德綱,更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聽著句句在理的勸解,岳云鵬說“我還是恨他,我特別恨他,我到現在都恨他”,說完眼眶通紅,眼淚控制不住的掉落。
不少人評論,你本來就做錯了事,對方也間接的成就了你,何必耿耿于懷。
不知道這些人如何作想,或許對他們來說,僅僅是一個故事,但對當事人而言,是難以言喻的痛,是無法釋懷的傷。
因為孤身在外打工,被數落的如塵埃,被狠心的辭退,沒錢生活下去差點狼狽回家的種種難堪和無助,我相信會烙刻在最深處,不提起還罷,一回憶就隱隱作痛。
但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懂得尊重的人,不會對你道德綁架,而一個勁勸你原諒的人,本身就不值得交往。
正如郭德綱所說:“我挺厭惡有一種人,無論什么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對這種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扎你一刀,你這血還沒擦干凈,他在那就大喊,哎,你要勇敢起來”
有次看電影,在退場時,一個孩子突然從后面猛推走在前面的孕婦,要不是旁邊一起走的女孩伸手扶住,后果不堪設想。
當時孕婦特別生氣的質問,誰曾想孩子母親反駁“跟一個孩子計較什么,又不是沒推倒”,氣的她報了警。
警察來了后問男孩為什么這么做,他卻說:“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就想推倒她試試看”。男孩媽媽眼見著事情鬧大,就想借道歉粉飾太平。
見對方道了歉,警察和眾人也拿算了,畢竟年齡小不懂事的話勸解,逼著孕婦息事寧人,卻沒想過,差點失去孩子的準媽媽有多恐懼有多害怕。
由此可見,這些不明就里或了解真相,勸你大度的人,等于間接縱容的幫兇。
網友說,自己很大度,也勸別人大度的,是圣人。自己很小氣,卻勸別人大度的,是孫子。圣人裝不出來,但孫子可以裝,于是有不少人喜歡裝孫子。
他們置身事外,又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別人指指點點,尤其經過調解和好如初了,優越感油然而生,好似自己有多么厲害似的。
把快感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和這種人結交,你你不僅會活得憋屈,還會成為他的踏腳石,踩了之后又讓你感激涕零。
哪哪都糟糕透頂的人,根本無半分可親近的理由,而且他還雙標。
交大教授竇令成指出:“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來源于有那么一撥人,慣于用圣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所以為了心生愉快,為了生活少點糟心,就請你離那些一個勁勸你原諒的人遠點。
而你在勸別人原諒時,記住一點,造成的傷害會跟隨一輩子,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撫平傷痛的,少拿“沒什么大不了,都過去了”勸人放下。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