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嬰幼護理  0-1歲

南懷瑾先生:人沒倒過楣,哪會有出息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5-1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南懷瑾先生:人沒倒過楣,哪會有出息

南師說:

孔子對火雷噬嗑初九爻爻辭提出了他的意見: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昨天有位山東老朋友跟我講笑話,談到山東的孔孟文化, 他說一個人要好事壞事全懂了,才能夠通達。這話不錯。做人就是要通達,通達人性,通達人情,才能夠談學問,談治事。

孔子說:“小人不恥不仁”,“小人”是普通一般人,“恥”就是難堪, 如果他沒有碰到釘子,你沒有給他難堪,他很難發現自己的缺點,也難改正自己的過錯。你給了他難堪,羞辱了他或者使他見不得人,他才能夠改得過來。“小人不畏不義”,你研究一般人的心理,純用教化、用仁義之道讓他學好是做不到的,那些仁義之道都是假的。一般人因為怕法律,怕社會不齒,因為有個“怕”在那里,所以才講仁義。孔子在《論語》中也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要有個可怕的東西在心里,在背后,才可以使他上進向善。宗教也是這個作用。有個上帝,有個菩薩管著你,你就會乖一點。如果沒有所畏,永遠不會做好人,不會做好事。所以如要一般普通人做好事,一定要有個促使他向善的力量在后邊才可以。……

小人不恥就不仁,不畏就不義,不見利就驅策不動,不懲就不誡,所以他說有時候是“小懲而大誡”。譬如教育,有時候打兩下手心,罰個站,打幾下沒有什么了不起。“小懲而大誡”,受一點小小的懲罰,他一輩子都記得要去做好人。所以 人生的道理,太得意的時候,碰到一點倒楣挫折,如果你懂得《易經》,反而應該是好運氣。假設一個人永遠在好運中,這個人就完了,他永遠沒有大的出息。所以小小地懲罰他,便不會做大的壞事,這反而是小人的福氣。一個人沒有倒過楣,便永遠沒有出息。

一個領導人,像有些帝王,把自己最心愛的大臣一下子革去,不讓他干了,或者把宰相一下子派去當縣長,或者鄉鎮長,就是這個道理。這些都是高明的帝王,希望這部下將來能有更大的擔待。這就是“小懲而大誡,小人之福也”的道理。

孔子怎么悟到了這個道理呢?斷了腳趾學個乖,是孔夫子的因果觀。他看到了噬嗑卦初九爻的爻辭,這個爻辭是“屨校、滅趾、無咎”,孔子說“此之謂也”,這一爻就是這個道理。

“屨校”就是我們臺灣過去穿的木拖板。我們中國古人不穿鞋子,是穿木屐的。木屐外面加個邊就叫“屨校”,“滅趾”是穿著木屐走路,腳歪了一下,把腳指頭碰傷、碰斷的意思。卜到這一卦,要去做生意會倒楣,會賠本。不過沒有關系,傷一個小腳指頭而已。雖然有些不順,但還是小災。噬嗑卦一路都是兇卦。初九爻是無咎,沒有毛病,但人已經傷了,腳指頭也斷了,怎么還說是無咎呢?無咎不算是很壞的運氣,還算是不錯的。由此, 孔子悟到了人生的道理,雖然指頭傷啦,這是小傷呀!不然這個人走路永遠不注意,不小心。如果跌倒,或者中風了,變成半身不遂,那麻煩就大啦,就更糟啦!所以說“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孔子解釋這一卦初九爻的爻辭,所引伸出來的人生哲理。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