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微小說,短到極致,卻催人淚下!
來源:哲學閱讀
0 1
老人得肺癌住院,家里幾乎掏空了,最后實在沒辦法,家人只能眼睜睜看著老人受著病痛的折磨。
老人臨走前的一晚,將孫子叫到床前,小心地從懷中掏出一本存折,小聲對孫子說:
“這是我留的一點私房錢,就知道那傻老婆子會把自己的養老錢拿出來給我看病,這錢是我偷偷藏的,等我走后就留給她養老吧……”
遇上一個人只需要一秒鐘的時間,喜歡一個人只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愛一個人卻要用一生的時間。
我們的一生很短,只夠愛一個人。
0 2
情人節,老年癡呆的外公失蹤。
晚間,醫院來電說有位衣服上縫這個電話的老人站在某病房里不肯離去。
去接外公時媽媽一進病房便哭了,外婆就是在這間病房去世的。
當我看到傻傻的外公手里那支不知從哪里揀來的玫瑰時,忽然想到幾年前情人節,我問外公咋不送外婆玫瑰時,外公說傻老太太襯不上玫瑰。
生命中,有些牽掛來日方長,可有些牽掛可能后會無期。人生總有不經意的存在,也有恍覺珍貴的失去。
多發現身邊的擁有,珍惜擁有的每一天,生活會更多溫暖與美好。
0 3
5歲:“媽媽,燒紅燒肉吧。” “行,燒。”
15歲:“媽媽,別燒紅燒肉了,換換味道。” “行,買別的菜。”
35歲:“兒子,啥時候回家吃一頓啊?媽給做紅燒肉。” “不行,最近忙。”
50歲:“媽媽今天路過你家,給你帶紅燒肉。” “不行,今不在家。”
70歲:“媽,我想吃紅燒肉。” 那邊,已經沒有了媽媽的聲音……”
畢淑敏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后,都少不了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
每一個孩子的展翅翱翔,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托舉。
所以,人不管活得多枝繁葉茂,都不要忘記埋在底下的根。
及時盡孝,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0 4
爸爸得了阿茲海默癥,記性越來越差,甚至認不出兒子。
兒子帶他去吃飯,盤子里剩下兩個餃子,爸爸用手抓起餃子放進口袋。
兒子愣住了。
爸爸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
很多時候,父母會老,父母也會病。
即使他自己都不記得自己了,他忘記了一切,但從未忘記愛你。
哪怕只是一丁點的付出,就能讓父母的心溫暖萬分。
人生走著走著,不妨轉過頭來,給父母一個緊緊的擁抱,大聲地說一句:”我愛你“。
0 5
爸爸一次重病,在床上躺了大半個月都沒醒,后來在一個下午突然醒了。
醒來時他嘴一直在動,媽媽把耳朵湊近了對他說:“你慢點說,我聽著呢。”
爸爸很虛弱地說:“女兒該放學回家了,你去把飯做了吧......”
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為人子女是多幸福的一件事。
無論父母自身在經歷什么,首先顧著的,都是“孩子還好嗎”。
0 6
我媽有次買了一堆賣相一般,味道不怎么甜的桂圓回來。
我們抱怨不太好吃,媽媽用低低的聲音說:
“我看賣桂圓的那個老奶奶年紀大了,像你外婆一樣。”
我們瞬間安靜下來:那時候外婆去世已經一年多了。
很多深情和思念,都沒辦法說出口。
哭過之后,也不能說放下就放下。
可能時間能緩,但有些刻骨的愛,也許這一輩子,都記在心頭。
- 標簽:奧數題難倒網民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