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
此生,唯愿少一些套路,多一點真誠。
《菜根譚》有言:“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此。”
意思是,與人交往,與其到最后與對方關系疏遠,不歡而散,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輕易和對方結交。
所以,選擇和什么樣的人交往時,一定要看清對方的人品。
人品不好的人,最明顯的,就是體現在說話上面。
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說以下這幾句話,遇到千萬別深交,一定要遠離。
01
- 說一些事后諸葛的話:“我早知道會這樣”。
老祖宗說: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在別人困難時遞過去的那雙手,永遠勝過時過境遷之后說的閑話。
人交朋友,肯落在行動上的才是真朋友。
早些年看過一則相聲,說的是有個人去縣里反饋問題,坐電梯的時候不巧,碰到電梯出了故障。
電梯卡在樓道中間,上不去下不來,外面亂哄哄的,他在里面也急得直跺腳。
這件事把領導也吸引過來了,其中一位站了出來:
“你看看,你看看,我說什么來著,這老電梯,我早就知道要出問題,我就是沒說!”
其實身邊馬后炮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
“我早就和你說過了,這樣行不通的,現在好了吧!”
“這一看就知道不對呀,你怎么這么笨,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你們還是太年輕了,這么輕而易舉的事都辦不好,換我早就……”
“我早就和你說過了,這樣行不通的,現在好了吧!”
“這一看就知道不對呀,你怎么這么笨,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你們還是太年輕了,這么輕而易舉的事都辦不好,換我早就……”
當你遇上事的時候,他們會躲在一旁看熱鬧,熱鬧看夠了,再來“關心”上一腳。
其實沒有一點真本事,只會說風涼話。
生活中,一定要認清這種虛偽的人,不要讓他瞎摻和,否則出了問題還會把責任都推在你的身上。
在前公司工作時,遇見過這樣的同事。
一起設計方案過程中,他很少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評判結果一出來,他就會化身“事后諸葛亮”,評頭論足一番。
效果好,他會夸夸其談說:“聽我的沒錯吧,我早就知道這樣策劃會成功。”
結果壞,他則會搖著頭、嘆口氣道:“我早就說過,這么做行不通的。”
對于遇到好事就邀功,遇到壞事就想推卸責任的人,只想離得遠遠的。
這個社會,誰都不傻,有些人只是看破不說罷了。
愛耍心機的人,身邊的朋友遲早都會遠離;
喜歡事后高談闊論的人,也不會有人愿意將真心托付。
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更難能可貴;坦誠相待總是比火上澆油更值得珍惜。
02
- 喜歡打官腔,從不表態的話:“改天吧”、“再說吧”。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
不論里子多么破敗,總是要保持面子的光鮮。
那些不值得深交的人,很少會以真心待你。
他們總是打著朋友的幌子,把你利用得團團轉。
讀者徐先生曾在后臺分享過自己的苦惱。
他有位“好兄弟”,每次遇到麻煩都會想到他。
然后他出錢出力、累死累活地忙了大半天,得到的卻是對方輕飄飄的一句“完事兒啊,改天一定請兄弟好好搓一頓”。
而這個“改天”卻是一直遙遙無期。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改天再約,回頭再聊,有空再見……”
可改天是哪天,再說是何時?
老子說:“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虛偽的人口蜜腹劍,說話沒有含金量,態度不夠真誠,你拿他當自己人,他卻拿你當大傻帽。
“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和這種人交朋友,非但沒有好處,相反自己的利益還會受到損害。
所以,真正值得你用心去深交的人,他會盡量確保每一句話都是發自肺腑。
而那些喜歡打官腔、說話含糊其辭的人,其實都很能裝,內心特別虛偽。
遇見了,千萬趁早遠離!
03
- 喜歡說贊美奉承,恭維的話:“你說的真對”。
克雷洛夫寓言里,有一個《烏鴉與狐貍》的故事。
講的是有只烏鴉偷到一塊肉,銜著站在樹上休息,被樹下的狐貍看到了。
狐貍非常想從烏鴉嘴里得到那塊肉,于是眼珠子一轉,大肆夸獎烏鴉“身體魁悟、羽毛美麗,要是能夠發出聲音,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鳥類之王”!
烏鴉聽了非常得意,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歌喉,就高興地唱了起來。
沒想到,他剛一張嘴,肉就從嘴里掉了下去。
狐貍看到烏鴉上當了,趕緊叼起肉就鉆到洞里去了。
小時候看這個故事,只會覺得烏鴉太虛榮了,遇到別人的阿諛奉承、花言巧語就失了陣腳。
長大后才恍悟,人人都愛聽溢美之詞,這無可厚非,但遇見一味虛偽奉承你的人,一定要留個心眼。
正如卡耐基所說:“奉承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而贊美是發自心靈的。”
阿諛奉承的人喜歡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不會直截了當指出你的錯誤,甚至還要粉飾一番你的缺點,讓你得意忘形。
與這種人為友,很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怪圈而不自知,以致一錯再錯。
我們常說,人要有自知之明。別人恭維的話,聽聽便罷,千萬別當真。
偽君子,有時候比真小人更加可怕。
- 標簽:郝彤與陳曉旭的女兒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