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婚姻,早已無關(guān)情愛
來源:知音情感學(xué)
臨近年關(guān),姑姑獨自回了娘家,姑父也早早去了婆家過年。
姑姑說,近些年來,只要他們在外地工作的兒子不回家過年,她和姑父絕不會同一張桌上吃年夜飯。
姑姑是遠(yuǎn)嫁,當(dāng)年家里沒一個人同意,可姑姑還是義無反顧地嫁了。
婚姻頭幾年過得的確幸福,姑父簡直把她捧在手心里寵。可隨著姑父的事業(yè)越做越好,越來越忙,難免對家庭有照顧不到的地方,而姑姑從被照顧到不得不一人承擔(dān)起照顧孩子的重?fù)?dān),不免心生落差。
嫌隙和隔閡就在日復(fù)一日的爭吵和互相指責(zé)中逐漸變大,感情也逐漸變淡。
所以,當(dāng)姑姑發(fā)現(xiàn)姑父有了婚外情以后,并沒有那種撕心裂肺,悲憤難忍的感覺。只是不愿再靠近他,不愿多跟他說一句話,甚至沒有必要都不想見到他。
一開始,我不明白既然日子過成了這樣,姑姑為什么不離婚?要知道她不是一個逆來順受,凡事只知道委曲求全的女人。
而隨著年紀(jì)的增長,我這才慢慢明白,中年人的婚姻,早已無關(guān)情愛。
01
中年人的婚姻,有需要,就能繼續(xù)。
某知名情感博主說:"那些對婚姻里的瑕疵零容忍的女人,那些在老公出軌后第一時間結(jié)束婚姻的女人,不是還沒有孩子,就是有著強大的退路。而大部分女人,并不具備破釜沉舟的能力。"
我突然想到常常刷到的一句話, 中年人出軌的婚姻,不原諒,也不離婚。
不原諒是愛過,是底線不允許,是必須給自己一個交代。
而不離婚,則是對這段婚姻還有需要。他們或需要盡可能地維持捆綁利益的最大化;或需要同撫養(yǎng)孩子,承擔(dān)應(yīng)盡的責(zé)任;或需要考慮到年邁的父母的身體,需要顧忌周圍人的眼光和閑言碎語。
中年人是沒有資格隨心所欲的,他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都會牽扯到身后的一群人。
結(jié)婚不是兩個人的事,離婚更不是,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對大部分中年人來說,不是不想離,也不是離不了,而是不敢離,離不起。
即便像姑姑的兒子都已經(jīng)參加工作了,姑姑也不敢輕易離婚,她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怎么離啊,一把年紀(jì)了不是讓人看笑話嗎?再說了,兒子還沒娶媳婦,我怕親家因為我們是單親家庭,對兒子有想法,如果真這樣,我們的罪過就大了。"
乍一聽或許讓人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甚至有些愚昧迂腐,可這就是中國絕大數(shù)父母的心聲,未為父母,你就永遠(yuǎn)想象不到,你可以為了孩子,做出多長遠(yuǎn)的打算。
在中年人眼里,感情是遠(yuǎn)遠(yuǎn)排在責(zé)任身后的。
02
中年人的婚姻,越需要,越自律。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出軌是本能,忠誠是選擇。而人的忠誠,一靠人品來約束,二靠需要來自律。
電視劇《金婚》中的大莊,年輕時候就喜歡拈花惹草,娶了莊嫂還三天兩頭地和梅梅勾搭到一起,甚至還公然打情罵俏。可隨著兒子的出生,加上他身體愈發(fā)不好,不得不依賴莊嫂的照顧,竟自覺地疏離了梅梅,變得對莊嫂那叫一個言聽計從,兩人的家庭地位也翻了個個。
還有我一個同事,有一次出差,合作方那邊有一個小姑娘據(jù)說對他一見鐘情,各種投懷送抱,甚至半夜還去敲他的房門。他堅決沒有開門,站在酒店走廊上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她。
事后,他笑著坦誠,那么漂亮又熱情的小姑娘主動送上門,怎可能一點不心動。說到這兒,他話鋒一轉(zhuǎn),語氣也變得認(rèn)真起來:"只是我不能對不起我老婆,她當(dāng)年不嫌棄我是一個窮小子,不但一分錢沒要,還陪房陪車地嫁給我。這些年,要不是她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今天,我已經(jīng)離不開她了,所以更不能失去她。"
有時候,需要比愛更重要,結(jié)婚是因為相互需要,沒離是因為不停地相互需要。他有多需要你,就會有多自律。
03
結(jié)婚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前半生》中寫道:因為人生艱難,需要一個人來同舟共濟(jì)。
誠然,很多人的婚姻并沒那么盡人意,但這個世界上從沒有治不好的矛盾和拉近不了的隔閡,只有不想被治好的心。
若彼此還相愛,還互相需要,那就緊握彼此的手,找回那個溫暖的家。
如果你認(rèn)為愛已不再,你也不再需要他,那就勇敢地站出來,早些兒斷舍離。
婚姻不怕有裂縫,只怕你不想著修補,還順勢扯大裂縫,甚至從裂縫中溜出去!
- 標(biāo)簽:洋蔥吉他譜
- 編輯:馬可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