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胸圍前四月IPO過會率降至82% 證監會發行審核趨嚴態勢確立南陽山
北京4月28日訊 (記者 馬欣) 據統計,截至4月26日,證監會發審委今年前4個月內共審核169家企業首發申請,其中首發獲通過139家,未通過18家,取消審核2家,暫緩表決5家,過會率約為82.24%。同比來看,2016年一季度IPO過會企業家數為62家,審核通過率分別為96.88%,遠高于今年IPO過會率。而IPO企業過會率呈現出的下降趨勢,直接反映出發審委對于上會企業的審核標準日漸嚴格,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
今年來發審會的一個典型變化是,其對上會公司問詢的問題更加細化、更加全面、更加注重細節。這從披露的問詢問題情況中可見一斑。發審委委員們尤其對業績下滑、關聯交易、獨立性缺失、持續盈利能力存疑、規范運作等問題觸及較深。
同時,IPO方面的監管政策也在持續加強。繼去年四季度開展首次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之后,證監會在今年繼續開展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以督促發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防止帶病申報,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嚴格查處IPO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近期證監會對律師事務所從事IPO證券法律業務進行專項檢查。
業績下滑、財務問題等成被否主因
4月份以來,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提速。證監會發審委的工作時間,由此前的每周開會兩次,增加至每周三次,一周審核企業數在13-15家左右,較此前周審核10-12家數有所增加。
不過,在審核速度加快的同時,發審委嚴把質量關,IPO企業的過會率降至新低。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26日,發審委4個月內共審核169家企業首發申請,其中首發獲通過139家,未通過18家,取消審核2家,暫緩表決5家,過會率約為82.24%;今年一季度過會率為87.29%。
同比來看,2016年一季度IPO過會企業家數為62家,審核通過率分別為96.88%,遠高于今年過會率。同時,今年前4個月的過會率,也分別低于2015年、2016年新股發行的通過率92.28%和91.21%。環比來看,2016年四季度IPO過會企業家數為96家,審核通過率為89.72%;而2017年一季度這一數字則為87.29%。
從被否的18家案例來看,業績下滑、關聯交易、獨立性缺失、持續盈利能力存疑、規范運作等成為IPO被否的幾大主因。
統計發現,業績下滑、關聯交易、獨立性缺失、持續盈利能力存疑、募集項目堪憂、規范運作是IPO被否的幾大主因。今年被否的企業中,由于業績下滑或盈利能力存疑被否的有7家企業,分別為震裕科技、華光焊接、日豐電纜、華龍訊達、思華科技、歐維姆和新水源景。
目前,從監管層針對上述企業IPO給出的反饋意見來看,擬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明顯、財務真實性存疑、競爭力低下等導致的存續經營能力問題都是監管層注意的重點。
除財務問題外,企業是否規范運作也成為IPO審核的重要考量。南京圣和藥業IPO申請被否,原因是沒有披露一刑事案件涉及的商業賄賂問題(華潤醫藥劉彥鐸貪污、單位受賄一案刑事案件)。
也就是說,無論同比還是環比,IPO企業過會率均呈現下降趨勢。由此可見,監管部門在加速審核的同時,并未對公司質地掉以輕心。
證監會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在今年兩會期間明確表示,當前要“務必理解制度,咬住牙關,保證質量好的公司能夠及時上市,用兩三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
2017年1月20日,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了2016第四季度開展的首次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的結果。此次現場檢查共涉及12家企業。其中,圣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和上;牢幕瘋髅焦煞萦邢薰痉謩e因為存在未披露關聯方資金往來、部分貸款發放至實際控制人個人賬戶、大額現金支付等問題和存在銷售收入確認與實際情況存在不一致、財務人員兼職關聯方財務工作、未披露部分關聯方關系、銷售傭金實際情況與披露信息不符等問題被證監會點名。
除此之外,證監會也對中介機構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此次檢查重,對于部分中介機構或簽字人員存在的對招股說明書披露信息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項核查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執業質量問題,已移送證監會相關部門按程序處理。
2016年6月底,證監會表示已經專門部署了針對首次公開發行(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執法行動。
不僅如此,2016年以來,證監會也對保薦機構進行過最少兩輪包括自查在內的核查。
事實上,盡管目前的范圍將不僅限于IPO、借殼上市排隊企業,甚至連部分撤回材料或申請被否的IPO項目也可能成為核查標的。遼寧振隆特產申報期間財務造假,盡管撤回材料,但依舊被追責的案例,更是對市場起到了非常大的威懾力。
張曉軍此前也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2017年證監會將繼續開展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督促發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防止帶病申報,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對IPO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