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寶寶心理特點有哪些?切不可亂了方寸
他們從那么乖的一個“小”,變成了一個“小”,不聽大人了,攪馬桶是他們的強項,冰箱上有他們的,時不時要噘起小嘴說:“不!”……
當他們終于睡覺了,你不覺輕松了半截,長嘆一聲:“小魚兒終于走出谷了!”
當你正為工作的事情的時候,一臉失落地躺在沙發上,這個小不點或許已經悄悄地爬上沙發,沖你一笑呢!這個時候,可能你會驚訝,這個曾經事事都讓你操心的孩子,怎么能看出你已經累了,給你安慰?
解讀:因為他們正學著去愛。一個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理解別人的情緒,比如,他能讀出媽媽臉上的表情,知道媽媽累了;看動畫片時,看到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會為孫悟空感到難過而落淚,這時,他不但能夠察覺到別人的情緒反應,而且已經能夠體驗到別人的難過。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情緒反應能保持適度和積極態度,你就為孩子“愛”的情感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不”已經非常頻繁地出現在一個兩歲孩子的身上,“我不要!”“不好!”“不吃這個!”他們怎么就不乖了呢?
解讀:兩年的成長,已經讓這個小家伙變得更有能力了,他們不再滿足于爸爸媽媽抱著他們到某個地方去,同時他們開始逐漸把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分清楚,特別是把自己和他人分清楚,此時,他們成為了一個具有意識的“小大人”。當他們發現爸爸有爸爸的想法,媽媽有媽媽的想法,而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他們會有那么一點點的焦慮,因此,他們要通過某種方式來確定的感受,說“不”是最常見的表現,通過與別人不同的意見來確認價值的存在。比如,當媽媽提出我們出去吃飯吧,他很可能說:“不!”然后你告訴他:“那,你到奶奶家去吃,爸爸媽媽出去吃。”他很可能說:“不!”然后卻緊緊地跟在你們后面。
在這個時候,千萬要住,不要因為孩子的變化而亂了方寸,大吼大叫。是沒有用的,平靜地接受這場風暴,對待他們不要強制,不要,也不能遷就和。通過書籍或者其他途徑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發展做充足的了解,這樣你就有了一個支撐。你保持積極的態度,你積極地應對,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就會朝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同時,爸爸媽媽們分給孩子一些小任務,比如,讓他們在吃飯前,擺擺小板凳,拿自己的小飯碗;或者,夏天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洗洗小手絹,沒洗干凈不要緊,關鍵是給他們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昨天,鄭州的天空再現火燒云,根據預報,今天到25日全省氣溫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