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點顏色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成皇帝新衣 未成年人社會問題頻發康熙微服私訪記
編者按:7月4日,騰訊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推出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這也號稱是中國游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等。但該系統僅一天時間就被破解。
據悉,在某些網站上只需要花費 10 元就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統”。由于防沉迷系統以用戶注冊時提交的身份證信息來判定用戶年齡,從而采取對應措施。因此,一些未成年人通過買賣賬號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就能繞過防沉迷系統的限制。也有商家通過技術手段破解了防沉迷系統,將賬號中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直接改為成年人身份信息。一些商家將王者榮耀賬號賣給未成年人,一個賬號最多可賣到數千元。
事實上,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就提出了“關于加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的建議”。為此,騰訊于2月16日上線“成長守護平臺”,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通過“一鍵禁止所有游戲”。 但不久就有家長表示,自己將孩子的QQ號碼登記到該系統中,誰知孩子又重新申請了另外一個QQ號碼繼續玩。
無論是“成長守護平臺”還是防沉迷系統,似乎都無法阻止孩子因沉迷游戲發生的一樁樁“悲劇”。
有分析指出,王者榮耀實名制形同虛設。還有專家指出,企業應嚴格實施手游實名認證。用戶每次進入手機游戲賬號登錄時,應進行人臉識別,做到人證合一,不能進行身份識別的,都視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這樣才能有效區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用戶。
記者致電騰訊財報披露電話采訪,工作人員稱無法進行部門電話轉接。
王者榮耀制作團隊推三板斧措施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伴隨著連續兩日被人民網評點名批評,7月4日騰訊港股股價盤中出現大幅跳水,收跌4.13%,單日市值蒸發逾千億。
不過,人民網評論指出沉迷游戲的負面影響之余,對于王者榮耀及其制作團隊也沒有一棍子打死。
評論在一評中指出,“多數游戲是無罪的,依托市場營利也無可厚非,但不設限并產生了極端后果,就不能聽之任之……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用戶的游戲需求,又要對孩子進行積極引導,研發并推出一款游戲只是起點,各個主體盡責有為則沒有終點。”
同時,評論也肯定了游戲制作方目前采取的舉措———“政府和游戲制作方在監管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例如,這次推出的升級版防沉迷系統就是舉措之一。”
面對輿論壓力,王者榮耀制作人團隊推出三板斧措施,包括防沉迷、設備禁玩、實名認證等。7月4日起《王者榮耀》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并計劃上線晚上9點以后禁止登陸功能;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
小學生晚上九點以后都不能打王者榮耀了。這個消息可能讓小學生家長和大齡玩家的內心得到了一絲安慰。
防沉迷系統上線遇賣號尷尬 價格1元到100元不等
據央廣網報道,近一段時間以來,《王者榮耀》這個游戲,一直都處于風口浪尖,一方面這款游戲的盈利能力超強,另一方面,游戲吸引了不少未成年玩家,甚至出現影響正常學業的極端情況。不過,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真的有用嗎?
《王者榮耀》上線不久,就吸引了大量玩家,坐地鐵、去餐廳吃飯,經常會碰到拿著手機打這款游戲的玩家。數據現實,截至5月底,《王者榮耀》注冊用戶突破2億,滲透率達到22.3%,《王者榮耀》已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手游。
不過強大的吸金能力之外,《王者榮耀》因吸引了不少未成年玩家,甚至出現極端案例,被廣泛詬病。
為解決負面評價,騰訊上線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12歲以下玩家每日限玩1小時,12周歲以上的未成年用戶則適當放寬至2個小時。在登陸游戲后,未成年用戶將會收到彈窗提示,達到游戲時間上限,系統將會在對局結束后,彈出提示并強制下線。
不過,僅僅上線一天,對策就已經出現。在一些qq群和網站中,提供出租成人賬號的服務,一位購買過賬號的玩家說:購買不需要任何身份驗證。據了解,首先注冊,只要輸入簡單的用戶名,不需要涉及年齡等信息,界面就像普通的購物網站一樣,有很多不同游戲選擇,選中王者榮耀的界面,1元到100元不等,最短使用時間1小時,最長的可以聯系實用這個賬號1周。也就是說,如果未成年玩家購買此類賬號來參與游戲,所謂的史上最嚴防沉迷系統將成為擺設。
受《王者榮耀》影響,騰訊控股7月4日遭遇股價波動,遭遇2017年出現的單日最大跌幅,市值一天蒸發千億,但今天花旗及摩根士丹利均發布報告,認為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王者榮耀》時長,對《王者榮耀》收入也不會造成顯著影響。
不過,騰訊公司未來如何在手游開發和運營中,防止低齡化玩家及長期沉迷的問題,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實名認證賬號不受限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4日,騰訊旗下游戲《王者榮耀》推出“史上最嚴格”限玩“健康系統”。然而就在該系統推出首日,就有網友表示,該系統對未成年人的游戲監管并無效果。針對網友反映的情況,北青報記者對《王者榮耀》的“健康系統”進行了測試。
根據介紹,啟用“健康系統”后,使用從未進行過任何身份認證的微信賬號注冊登錄《王者榮耀》后,首先會有一個“健康系統”升級并試運行的公告彈出。公告顯示,12歲及以下未成年用戶,單角色單日累計登錄游戲長達1小時后將被系統下線且今日不能再登錄,13歲及以上未成年用戶,單角色單日累計登錄游戲時長滿2小時后,將被系統下線且今日不能再登錄游戲。
測試期間北青報記者刻意忽略了游戲公告中的“實名認證”提示,并分別使用三個未經認證的微信賬號登錄游戲。北青報記者體驗發現,連續玩了2小時后,游戲界面都只有一個“連續玩游戲的時長已達2小時,請合理控制游戲時間”的提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限制游戲的提醒。
隨后,北青報記者用一名4歲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對“健康系統”進行身份認證。根據游戲公告上內容,“12歲及以下未成年用戶,單角色單日累計登錄游戲長達1小時后將被系統下線且今日不能再登錄”,但在連續游戲2小時后,該賬號仍未被強制下線。
自編身份證號碼認證成功
據華商報報道,《王者榮耀》推出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看似最為嚴厲,其前提是需要游戲玩家給游戲賬號添加身份證號,系統根據身份證號編碼規則判斷該游戲賬號的使用者是否成年人、未成年人或未滿12周歲。知道了原理,玩家真的可以輕松騙過這套史上最嚴厲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嗎?
眾所周知,身份證號碼是有規律可循的,號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順序碼的奇數分給男性,偶數分給女性。
如果根據身份證編碼規則,亂填身份證號及姓名能否認證成功呢?
稍作休息后,記者在騰訊網站上對QQ賬號2190485×××進行實名注冊,使用的身份證號為記者自編的6101041984007054328,持證人姓名“趙榮耀”。提交注冊信息后,系統予以通過,并判斷該賬號使用人年滿18歲。
記者隨后進入游戲,提示賬號已進行了實名注冊,不再受防沉迷系統的限制。
實名制淪為虛設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為了防止未成年人長時間玩游戲而耽誤學業,“王者榮耀”游戲客戶端發布了關于游戲實名制的公告。通告的最后截止時間顯示,5月17日之后,沒有通過騰訊游戲實名注冊和防沉迷系統完成實名認證步驟的玩家將無法再進入游戲。根據防沉迷系統,未滿18歲的玩家每天只能玩兩個小時。
2016年年底,文化部發布了《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新規中明確規定,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2017年5月1日,新規正式開始施行,網易、騰訊等旗下網游紛紛開啟實名認證。
事實上,“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早在2007年就已經正式施行,但是始終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淘寶以實名、代認證等關鍵詞檢索時也跳出了很多實名認證商家,其中一家單月成交量867筆。而在網上搜索“身份證號大全”,也發現有大量身份證信息出現。記者嘗試在手游中使用這些網上隨意可以搜尋到的身份證信息,順利完成了實名認證。
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小學生還發帖吐槽了實名制的雞肋,“作為一個小學森,又手殘,又菜鳥,打野老被說,打團老是縮,但是,我是不會因為實名制放棄這個游戲的。之前點實名的時候,發現一個護照認證的選項,瞎填一波,竟然通過了!不用謝,請叫我雷鋒!”“學生黨一枚,好不容易放假了,聽說要實名制,好慌啊,機智的我隨便上網找了個身份證,居然通過認證了,誰也別想阻止我開黑去了!”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局長、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華表示,實名認證在手游市場名存實亡。網絡支付方式確實給市民帶來快捷和便利,但我國頻頻發生的兒童、青少年陷入游戲“消費陷阱”的事件,應引起家長們及國家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他建議,企業應嚴格實施手游實名認證。用戶每次進入手機游戲賬號登錄時,應進行人臉識別,做到人證合一,不能進行身份識別的,都視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這樣才能有效區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用戶。
未成年人沉迷《王者榮耀》
據中國青年網報道,6月22日晚上六點,13歲男孩毛毛因為癡迷打《王者榮耀》,和父親發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從四樓一躍而下。毛毛被緊急送去附近醫院就診,判斷為髕骨骨折,雙大腿股骨骨折。醫生勸毛毛爸爸,送往杭州醫院診治,以免留下嚴重后遺癥,就在毛毛爸爸焦頭爛額的時候,毛毛居然對爸爸提了一個要求——“把手機拿來,我要登錄下游戲賬號。”
據浙江在線報道,13歲江西女孩轉走媽媽的5萬元錢,去溫州見打王者榮耀的網友。鐘女士說,女兒今年13歲,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條件也不富裕。沒想到女兒悄悄從她手機上轉走了5萬元,竟然離家出走了,說要去溫州見一個不知道是男是女的網友。鐘女士發現女兒離家出走后,趕緊跑到江西火車站查詢了相關信息。她發現女兒買了兩張火車票,一張是K528次列車,江西到杭州東,另一張是杭州東到溫州的。
據舜網報道,今年3月份,41歲的鄒女士(男孩母親)正在街上耐心的發傳單,手機突然收到一條晴天霹靂的消息。該信息提醒她銀行卡里只剩6萬多元,原本是12萬多的存款,這余額頓時讓她震驚,緊急之下和她丈夫通了電話。兩人碰面后一路跑向附近的一家銀行,很不巧的是銀行已經下班了,只好去自動存款機查看,但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58000元存款怎么說沒就沒了。當天下午夫妻兩回到房間里,質問自己的兒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銀行的查詢結果不是取款而是電子消費。男孩這才全部交代,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他在家中找到媽媽的銀行卡和身份證,并綁定在了媽媽的微信上,借此在騰訊游戲《王者榮耀》中充值,購買裝備和人物,這不上癮了,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第三次……這樣到了第46次,一共消費58000多元。
據深圳新聞網報道,李先生家住龍華區大浪街道上排嶺新村,生活頗為拮據,多年省吃儉用,才積攢下三萬多塊錢。前些日子他到銀行存錢,才發現卡里余額歸零了。經詢問,發現“偷錢”的元兇竟是自己還在上小學的11歲兒子小輝。早在去年年底,小輝在老家看到有人在玩這款叫王者榮耀的游戲,不知不覺也迷戀上了。今年一月,一位同學為了能跟他一起玩游戲,送給他一部廉價手機,小輝于是徹底沉迷到游戲中。
據中關村在線報道,今年4月底,廣州一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在杭州少年跳樓后不久,杭州夏衍中學老師蔣瀟瀟發文《懟天懟地懟王者榮耀》,文章稱,“我比很多家長都要痛恨看到孩子們沉迷手機的樣子。”蔣瀟瀟發布的文章在網絡上迅速引發反應,不少網友評論認為,太多的年輕人包括小學生都沉迷王者榮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