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現神奇陰陽洞蘇州銀行不良率連升5年 本金超千萬元訴訟半年增25件整容手術過程
編者按:去年年末,蘇州銀行向證監會報送招股書申報稿,擬在深交所上市,擬發行股票不超過10億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充實資本金,聯合保薦機構是招商證券和東吳證券,會計師事務所是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截至2017年7月21日,蘇州銀行的審核狀態為“已反饋”。
證監會官網披露,今年6月,蘇州銀行IPO曾從“已反饋”變為“中止審查”,原因是“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者其他導致審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蘇州銀行解釋:此次申請中止審查是因為簽字注冊會計師變更,變更這兩位簽字注冊會計師均屬于服務期滿五年的正常變更。
據悉,2010年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江蘇東吳農村商業銀行正式更名為蘇州銀行,是蘇州地區唯一一家法人城商行。截至2016年末, 蘇州銀行資產總額 2604.18 億元,較年初增長12.78%。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44%、10.46%、13.60%,均低于2015年的相關數據。
蘇州銀行股權結構極為分散,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蘇州銀行擁有3719家股東,包括119家法人股東,3600家自然人股東。第一大股東為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的三年間,蘇州銀行向全體現有股東派發現金股息共15億元。其中,2013年度利潤分配為每10股派2元(稅前),分紅共計60,000萬元;2014年度利潤分配為每10股派2元(稅前),分紅共計60,000.00萬元;2015年度利潤分配為每10股派1元(稅前),分紅共計30,000.00萬元。
數據顯示,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454.83百萬元、4,509.46百萬元、5,808.67百萬元、6,918.17百萬元、7,010.00百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356.46百萬元、1,598.23百萬元、1,759.95百萬元、1,815.01百萬元、1,949.53百萬元。
2012年末到2016年末,蘇州銀行不良率連升5年,分別為0.85%、0.88%、1.37%、1.48%、1.49%。撥備覆蓋率為300.73%、296.58%、203.43%、204.18%、186.65%。
蘇州銀行的IPO路途并不平坦,“票據風險”事件備受關注,處罰和訴訟問題纏身。先是招股書中自曝4.5億元票據官司,可能對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再是今年蘇州銀行淮安支行收到淮安銀監局的罰單,再次不幸“踩雷”被曝出內控不力、商票風險等問題,被罰20萬元。
有分析稱,目前是城商行集中上市的最佳窗口期,萬一因自身內部管理問題被延后或暫停,損失不可計量。
最新消息顯示,蘇州銀行2016年年報披露了上述案件的訴訟進展。該行涉及標的金額為5億元與同一轉貼現事件相關的訴訟案件,分別作為第三人參與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分行向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訴訟,以及作為被告參與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訴訟;同時該行作為原告向交易對手鄂爾多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訴訟及足額保全了資產,截至年報發布之日,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支持本行全部訴訟請求。
對比蘇州銀行招股書和2016年年報披露的內容,該行本金超千萬元的重大訴訟半年增25件。年報顯示,截至 2016年12月31日,蘇州銀行作為原告且單筆爭議標的本金金額在1,000 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重大信貸類訴訟案件共計58件,涉及標的本金金額共計約 87,728.31萬元。招股書指出,截至2016年6月30日,蘇州銀行作為原告且單筆爭議標的本金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重大訴訟案件共計33件,涉及標的本金金額共計約61,063.30萬元。
針對上述情況,采訪科蘇州銀行,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擬發行不超10億股
蘇州銀行原本姓“農”,該行前身為江蘇東吳農商行,最終通過改制轉為城商行,并于2010年9月28日正式掛牌開業,其也是蘇州地區唯一一家總部設在蘇州的城市商業銀行。
2016年4月22日,蘇州銀行2015年股東大會審議了上市相關議案,包括《關于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來上市規劃的議案》、《關于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議案》等上市相關議案。
除了A股上市,蘇州銀行亦在研究在香港H股上市。蘇州銀行在其2016上市規劃的議案中稱,研究蘇州銀行在香港H股市場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據屆時的政策要求和市場環境,擇機啟動H股上市的工作。一旦時機成熟,將制定具體的H股上市方案。
2016年8月23日,江蘇銀監局已同意蘇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10億股。本次發行所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充實資本金。同年11月23日,蘇州銀行向證監會報送了招股書申報稿。
股權結構分散
與許多城商行類似,蘇州銀行股權結構極為分散。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蘇州銀行擁有3719家股東,包括119家法人股東,3600家自然人股東。
第一大股東為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第二大股東為張家港市虹達運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第三大股東為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第四大股東為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3%;第五大股東盛虹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71%。
公開資料顯示,蘇州銀行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王蘭鳳在銀行業深耕了近30年,曾供職于中國銀行和光大銀行,自2011年起在蘇州銀行任黨委書記兼董事長。蘇州銀行行長徐挺此前曾經擔任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2012年9月起任蘇州銀行董事、行長。
截至2016年末, 蘇州銀行資產總額 2604.18 億元,較年初增長12.78%。各項存款余額達到 1586.39 億元,較年初增長19.99%;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009.74億元,較年初增長16.73%。不良貸款率1.49%,撥備覆蓋率 186.65%,撥貸比2.78%;實現凈利潤19.87億元,同比增長 7.96%。
IPO前集中處置27億不良資產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蘇州銀行招股書披露,該行報告期內一共發生9筆不良資產處置,且均發生在最近兩年內(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處置的不良資產債權金額合計為27.61億元,而轉讓價格僅為8.97億元。其中,2016年5月20日,一筆債權金額為83926.26萬元的不良資產轉讓價格僅為27600萬元。而僅2015年,蘇州銀行就處置了7筆不良資產,合計17.34億元的不良資產債權轉讓價格僅為5.6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已成功上市的江蘇銀行在IPO信息披露時對該行自成立以來的不良貸款處置總額進行了充分的詳盡披露,且對部分不良貸款的處置價格、評估價值進行了分析。相比之下,蘇州銀行并未提及該行自成立以來的不良貸款處置總額,僅披露了報告期內發生的不良貸款處置情況。
與此同時,蘇州銀行在報告期內遭受了9起行政處罰,涉及罰款金額合計近70萬元,其中包含因亂收費、漏繳稅等被行政處罰的案例。
不良率連升五年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2015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和2013年12月31日,蘇州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14.69億元、13.25億元、9.84億元和4.82億元、蘇州銀行表示,報告期內,該行部分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導致該行不良貸款余額有所上升。
該行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不良貸款余額為15.45億元。
不良率方面,2012年末到2016年末,蘇州銀行不良率連升5年,分別為0.85%、0.88%、1.37%、1.48%、1.49%。撥備覆蓋率為300.73%、296.58%、203.43%、204.18%、186.65%。
對于產生不良貸款的原因,蘇州銀行董事長王蘭鳳曾表示,全行風險管控的前瞻性、預見性和有效性不足,合規文化尚在建設中,全員的合規意識、責任意識還需極大加強。
三年派發現金股息共15億元
三年間,蘇州銀行向全體現有股東派發現金股息共15億元。招股書顯示,經蘇州銀行于2016年4月22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2015年)審議通過,該行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潤分配方案如下:按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計17,975.59萬元。按稅后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計8,987.80萬元;提取一般風險準備,計20,000.00萬元;向全體現有股東派發現金股息,每10股派1元(稅前),共計30,000.00萬元。
經蘇州銀行于2015年4月10日舉行的2015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該行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潤分配方案如下:按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計17,061.48萬元;按稅后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計8,530.74萬元;提取一般風險準備,計70,000.00萬元;向全體現有股東派發現金股息,每10股派2元(稅前),共計60,000.00萬元。
經該行于2014年3月28日舉行的2014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該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潤分配方案如下:按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計15,596.10萬元;按稅后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計7,798.05萬元;提取一般風險準備,計54,000萬元;向全體現有股東派發現金股息,每10股派2元(稅前),共計60,000萬元。
自曝4.5億票據風險案
據《法治周末》報道,蘇州銀行所卷入的票據訴訟案件發端于2015年7月,在招股書中,蘇州銀行向外界自曝了相關涉訴案件。
2015年7月2日,鄂爾多斯農商行向蘇州銀行轉貼現一批金額為6億元的商業承兌匯票。同一天,蘇州銀行將其轉貼現至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同日,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又將其轉貼現至民生銀行三亞分行。
經轉上述4家銀行,該批票據中有5億元到期后無法兌付。后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向民生銀行三亞分行支付一億元。
2016年4月22日,民生銀行三亞分行向海南高院提起訴訟,要求寧波銀行北京分行支付承兌匯票款4億元。6月16日,海南高院根據寧波銀行北京分行的申請追加蘇州銀行為案件第三人。
2016年9月,海南高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向民生銀行三亞分行支付4億元款項。對此,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及蘇州銀行分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
與此同時,寧波銀行北京分行分別于2016年7月7日、2016年9月26日就該事件起訴蘇州銀行,涉及金額分別為5000萬元、4億元。
蘇州銀行在招股說明書上表示,因上述案件所涉及的商業承兌匯票是由鄂爾多斯農商行轉貼現而取得,因此蘇州銀行不排除根據其與鄂爾多斯農商行之間的合同行使追索權。蘇州銀行表示,如果法院最終作出不利于該行的判決,可能對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本金超千萬元的重大訴訟半年增25件
在重大訴訟方面,對比蘇州銀行招股書和2016年年報披露的內容,該行本金超千萬元的重大訴訟半年增25件。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蘇州銀行作為原告且單筆爭議標的本金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重大訴訟案件共計33件,涉及標的本金金額共計約61,063.30萬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該行不存在作為申請人且單筆爭議標的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仲裁案件。“上述案件均屬本行從事銀行業務所引起的借款合同糾紛,不會對本行的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亦不構成本次發行的實質性法律障礙。”蘇州銀行稱。
2016年年報中指出,截至2016年12月31日,蘇州銀行作為原告且單筆爭議標的本金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重大信貸類訴訟案件共計58件,涉及標的本金金額共計約87,728.31萬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該行不存在作為申請人且單筆爭議標的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信貸類仲裁案件。“上述案件均屬本行從事銀行業務所引起的借款合同糾紛,不會對本行的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蘇州銀行稱。
此外,蘇州銀行涉及標的金額為5億元與同一轉貼現事件相關的訴訟案件,分別作為第三人參與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分行向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訴訟,以及作為被告參與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訴訟;同時該行作為原告向交易對手鄂爾多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訴訟及足額保全了資產,截至本年度報告發布之日,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支持本行全部訴訟請求。
再次不幸“踩雷” 蘇州銀行被曝內控不力等問題
蘇州銀行正處于籌備IPO的敏感階段,再次不幸“踩雷”被曝出內控不力、商票風險等問題。2017年2月28日,淮安銀監分局公布對蘇州銀行淮安支行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蘇州銀行淮安支行存在貸后資金監控不力,貸款資金被挪用作為商票保貼業務質押存單的違法違規事實,被罰20萬元。
據《經濟導報》報道,一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江蘇省多家商業銀行紛紛成功上市后的城商行“開閘”窗口,蘇州銀行若因自身內部管理問題被延后或暫停上市,損失不可計量。
江蘇淮安銀監分局開具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蘇州銀行淮安支行主要違法違規事由為“貸后資金監控不力,貸款資金被挪用作為商票保貼業務質押存單。”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蘇州銀行主要違反了其中的“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該情形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蘇州銀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最終被處以20萬元罰款。
蘇州銀行之所以會出現“貸款資金被挪為他用”,業內人士表示,除銀行本身對貸后資金監控不力外,也不排除銀行內部存在風險自查不到位的情況。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