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發育指標與食譜指導
12個月的寶寶剛剛斷奶或者沒有完全斷奶,孩子度過了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幼兒無論在體格和神經發育上還是在心理和智能發育上,都出現了新的發展。寶寶正處于迅速成長的階段,隨著年齡增長,寶寶的牙齒逐漸出齊了,但胃腸消化能力還相對較弱。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父母必須確保寶寶能夠攝取到充足均衡的營養,以幫助他奠定一個良好的健康基礎。[詳細]
612個月的標準體重=出生時體重(g)+500(5)*月齡
提示:每個寶寶的身體狀況和喂養情況不同,所以斷奶的時間也不同。沒有斷奶的寶寶,家長也不要急于斷奶;斷奶后寶寶和平時一樣,白天除了喝奶外,可以給寶寶喝少量1:1的稀釋鮮果汁和白開水。
主要吃軟飯、爛面條、米粥、小餛飩等,每次一小碗,每天進餐56次,強調平衡膳食和粗細、米面、葷素搭配。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要給寶寶吃些軟、爛的食品。
可以搭配肉末、碎菜及蛋羹等,每次3560克左右,白天兩次進餐中間加喂養,在增加了固體食物的同時,需要注意寶寶在味覺上還暫時還不能適應刺激性的食品,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
補充蛋白質時要注意奶類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應為40:60,每天應該給寶寶提供乳類500毫升,如果是在一歲以前斷奶,應當喝嬰兒配方奶粉,喝母乳的量逐漸減少,要逐漸增加喝牛奶的量。
提示:這個年齡段寶寶處于生長發育的時期,要多做按摩操,促進寶寶的生長。寶寶喜歡周圍亂爬亂走,家里的安全隱患通通除掉。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晚上的睡眠時間在1011個小時,每天加睡兩次,每次12小時。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有個體的差異,要是寶寶睡眠時間過少的要注意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幫助改善寶寶的睡眠情況。睡眠不好的寶寶也會使食欲下降。
這個階段有的寶寶已經會走了,有的寶寶還沒會走,但爸爸媽媽已經買好鞋子給寶寶穿。這時候買鞋子都時候應該買大一些,以免影響到寶寶足的正常生長發育。給寶寶挑一雙合適的鞋子很重要。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長得太快,衣服淘汰快,所以需要購進一批新的適合寶寶穿著的衣服。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太大的衣服,也不要給寶寶穿太多的衣服。給寶寶穿衣注意要選輕薄的面料,方便寶寶活動,衣服要勤洗換。
寶寶斷奶吃飯后,大便只有一兩次,這時家長更應重視排便的調教,使小兒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這個時期寶寶還小神經發育還沒到完全成熟,但是也可以慢慢訓練寶寶把尿,到了一定時候寶寶肯把尿就可以開始不用尿布尿片,或者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才用。
提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的真皮角化層的能力仍然很差,不宜長時間曬太陽。還要注意接種疫苗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
癥狀:齲齒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如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表現為無機質脫礦和有機質分解,隨病程發展而從色澤改變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詳細】
治療:醫生可根據齲壞的程度、范圍選用藥物涂擦治療或用材料修復治療。【詳細】
癥狀:患兒突然,呼吸暫停,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四肢強直,雙手握拳,然后轉入陣發性抽搐,口吐白沫,發作一般持續1~5分鐘。【詳細】
治療:以早為宜、小量開始、規律服藥、療程要長。藥類或劑量的增減均應循序漸進,否則,可能引起藥物過量或癲癇發作。【詳細】
預防:避免飲酒、吸煙、疲勞、壓抑、暴飲暴食、感染性疾病、受驚發熱、睡眠、近親結婚及有害的聲、光刺激。
癥狀: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
預防: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避免用手接觸臉。
癥狀:蛔蟲卵移行至肺使細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蟲病,表現為咳嗽、胸悶、血絲痰、血嗜酸性細胞增多,肺部體征不明顯。【詳細】
治療:蔥白洗凈切碎,搗爛絞汁,調入生麻油或菜油1-2匙,空腹服下,每日2次,連服3日即可。本方主治由于蛔蟲所引起的腹痛。具有驅蟲止痛之功效。【詳細】
預防:注意孩子的個人和飲食衛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潔衛生,可以有效減少或避免腸道線蟲感染。
提示:此時的寶寶正處于語言能力發展的高峰期,父母可以結合具體事物來訓練孩子的發音,寶寶在父母的協助下具備初級的閱讀能力,父母可以多給寶寶看圖畫書,并指認物體。
這時的寶寶已經能站片刻,不用扶也能走幾步,彎腰、招手、蹲下再站起更是不在話下,開始喜歡學走。可以把書打開再合上,喜歡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手指的應用也更加靈活。雙臂能上下前后運動,能牽著大人的手上下樓梯,能自己玩搭積木;小手也開始變得靈活,會穿珠子、投豆子等。
能夠對簡單的語言要求作出反應,在正確的教育下12個月的孩子可以說出“爸爸、媽媽、姨、奶、抱”等510個簡單的詞,常常用一兩個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緒。可以觀察寶寶在說“不”的時候會不會搖頭,用動作來輔助語言。會不會發出一些驚嘆詞,經常模仿父母的發音。
寶寶可以靠人“攙扶”走。這時寶寶常常是小手高高舉起,過一段時間小手才會慢慢放下來,最后才能“甩開膀子”行走自如。這是寶寶在依靠小手尋找平衡。【如何鍛煉23歲寶寶平衡能力】
這一時期寶寶最主要一個成就是獲得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即知道一個物體或人在眼前消失并不表示永遠消失,物體或人依然存在著。大人當著寶寶的面把東起來,寶寶會根據自己看到大人藏東西的地方去尋找物體;大人用被子和寶寶玩躲貓貓,寶寶會知道掀開被子找出大人。
此時是嬰兒掌握初級數概念的關鍵期,可在父母的指導下學會按自然數口頭數數“1、2、3; 上樓梯時和寶寶一起數階梯,慢慢寶寶上樓梯時,大人數數,他也會跟著數。
提示:在有陌生人或去到陌生地方時,爸爸媽媽要陪在寶寶身邊,幫他消除慢慢恐懼;這時期孩子會對一些事物例如手指、小玩具產生依戀,父母也別過于擔心,這是寶寶的心理需求。
害怕的東西增多,例如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怪模樣的物體,害怕未曾經歷過的情況。
有明顯的依戀情結,媽媽去哪里,寶寶就想跟著去哪里;特別喜歡一個玩具熊,走到哪兒都得帶著,或是喜歡一天到晚嘬自己的大拇指,或者睡覺時不停地玩一條小枕巾等,這些都是寶寶的心理需要,以此來安定自己的情緒。
喜歡與成年人交往,寶寶會設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動討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氣。寶寶和小朋友有了以物品為中心的簡單交往,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往。【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