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秒懂一歲半寶寶的小心思
]寶寶每個成長年齡段都有其自身的發展重點,1歲半的寶寶喜歡唱反調,3歲寶寶喜歡與他人分享,寶寶4歲愛吹牛……爸媽有針對性地對寶寶進行“一件事”教育,抓住早教重點。
寶寶到了1歲半左右,總是喜歡和爸媽,“不”、“我不要”成為他的口頭禪。寶寶的唱反調行為表明寶寶開始產生自主意識,建立自己的觀念,表達個人的需求。但他們不懂得表達自己,因此他的行為簡單而直接,并不是真的有意、爸媽。
寶寶唱反調有時真是氣得爸媽牙癢癢,但是家長不要輕易對寶寶動氣,采取疏導、繞道的方式來緩解激烈的對抗。比如寶寶不肯去洗澡,媽媽若嚴厲“你去不去洗!”寶寶肯定say no,但如果媽媽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小水槍?”想必寶寶會更愿意選擇。
爸媽在向寶寶提出要求時,不要把指令重復兩次以上。如果寶寶在指令重復以次后還是不愿聽話,爸媽可以把寶寶轉移到別處,分散寶寶注意力,同時對寶寶“冷處理”,寶寶受到這個“小”下次便不敢再隨便挑戰爸媽的權威了!這是教育寶寶遵守紀律的有效方法。
在這個階段,媽媽可以多和寶寶交流雙方的情緒與感受,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認知和情緒。媽媽還可以通過情景游戲,讓寶寶通過不同的場景、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讓他站在別人的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另外,媽媽也可以鼓勵寶寶多主動關心他人,比如叫寶寶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問候一下他們身體健康;在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鼓勵寶寶上前去扶起人家關心問候一下。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設這樣的機會,培養寶寶的愛心。如果寶寶能夠主動去關心幫助他人,媽媽一定要及時稱贊他“很棒”“很乖”哦!
家長在這階段把握好的“度”,化解孩子的“”,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期,并找到和孩子和諧相處的良好方式。家長在給孩子提要求時,也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家長不妨在提要求時,給他2-3個選擇,比如明天穿紅色衣服還是藍色衣服,這既給了寶寶當家作主的感覺,又避免了寶寶地做決定。
如果寶寶要自己穿衣吃飯,那就讓他自己來吧!盡管在這個過程中他表現得手忙腳亂,甚至弄壞東西,但是父母給點耐心他,讓他循序漸進,寶寶就能不斷地學習進步哦!
#親子教室#你是孩子心中的好爸爸嗎?】1.經常和孩子一起進行戶外親子活動;2.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每天不少于半小時;3.在處理與孩子相關事情時,總是征求孩子意見;4.孩子遇到困難時,愿意征求爸爸意見;5.和孩子的媽媽關系融洽,并且孩子會以爸爸為自豪。
#育兒#寶寶喜歡把所有能拆卸的玩具都拆得七零八落,探究內部結構;對發音的玩具,寶寶更是希望探究它為什么發聲。寶寶拆卸玩具體現了對事物的探索。拆卸玩具本身不是壞事,但玩具被拆卸后對寶寶可能構成,如劃破皮膚,把小部件誤吞入氣管、食道,這是麻麻特別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