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品送還 寄回費用由乘客承擔
昨天,滴滴平臺開始試運行《網約車遺失物品專項處理規則(試行)》。其中規定,滴滴快車、專車和豪華車遺失物品的乘客,若要求司機用快遞方式送回物品時需承擔快遞費用;如乘客要求司機駕駛車輛將失物送回,應向司機支付相應運輸費。
同時,除了快遞費、運輸費之外,司機不得向乘客要求其他不合理費用。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車主應當將遺失物品送至公安部門。滴滴方面數據顯示,每個月都平均有十多萬件遺失物品,其中僅有6成左右的遺失物品可以找回。
乘客應支付車主
快遞費或運輸費
在該處理規則中,滴滴對平臺客服協助流程、遺失物品價值分類及乘客、司機的權利與義務,對遺失在滴滴網約車上的物品處理做了相應規定,平臺、乘客、司機各方的權利與義務都更加明晰。這也是國內網約車行業首個針對遺失物品的管理辦法。
該規則規定,乘客用戶領取遺失物品應向車主支付的費用僅包含:保管費、快遞費和運輸費。其中,保管費為乘客用戶與車主協商一致,通過代存點領取遺失物品所產生的保管費;快遞費為乘客要求車主用快遞寄送遺失物品的,如需保價,乘客需主動告知,保價費也應由乘客支付;運輸費為乘客要求車主將物品送至指定地點的,雙方應就送還方式、送還時間、送回費用達成一致。
乘客遺失物品
車主不得拆開檢視
車主方面,規則規定,車主不得將遺失物品拆開進行檢視。車主不得惡意增加乘客用戶領取遺失物品的難度和成本。若車主侵占乘客遺失物品的,需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平臺方面,滴滴平臺需對乘客的身份信息進行核驗,不通過的可不提供找尋服務。平臺在每日8點至22點聯系相關車主了解情況,除緊急情況外,不在夜間聯系不在線的車主。同時,滴滴平臺判斷確有需要的情況下,在每天8點到22點時間內,滴滴平臺聯系物品遺失涉及訂單之后的、乘坐服務車輛的1-2名后續乘客用戶了解情況。滴滴平臺將上述聯系情況反饋給報失情況乘客。
6月11日,滴滴出行公示《網約車物品遺失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征求意見與建議。其中規定,乘客下車前需注意攜帶自己隨身的物品與行李。因自身疏忽導致物品遺失的,應盡量自行領取物品。如無法自行領取,可用虛擬號聯系撿到物品的司機,協商送還方式、時間,送還物品的合理費用,如保管費、乘客承諾的獎勵、運輸費等。司機歸還物品時,乘客應給予合理費用。
每尋找一件物品
平均需撥打6通電話
來自滴滴的數據顯示,6月11日至17日,該規則征求意見稿公示期間共收到1100份反饋,送回費用仍是討論的焦點。反饋者中51.3%的反饋者曾在車上遺失過物品,48.7%的反饋者未在車上遺失過物品。有網友認為,如使用快遞、閃送的方式歸還物品,乘客承擔快遞費后無需向司機支付其他費用,也有網友認為可按照遺失物品的價值按一定比例給予司機感謝費。
同時,也有網友建議平臺進一步推廣車內攝像頭,加強取證能力,或者改善產品功能,下車前加大對乘客的提醒力度,提醒乘客攜帶好隨身物品。
滴滴方面表示,每個月都平均有十多萬件遺失物品。僅2019年1月至3月,物品遺失專組應用“虛擬號”“三方通話”等技術與方法,共協助平臺乘客尋找遺失物品419663件。
不過,找回的過程并不容易,每尋找一件物品平均需撥打6通電話,其中有31.2%的物品無法找回。以北京為例,今年第一季度北京的遺失物品報失量為34784件,全國最高,平均找回率為64.4%,仍有35.6%的物品沒有被找回。
滴滴表示,客流量大,車輛移動快速,拼車車內環境復雜是物品難以被找回的主要原因。同時,物品遺失專組協助失主尋找、協調司乘溝通時仍常常遇到雙方“相互責怪”、送還成本難以談攏、相關人員不接電話、車內環境取證難等“找東西難”的情況。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