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評:兩市開門紅滬指漲1% 北上資金凈流入逾70億
經濟日報-北京11月1日訊 11月第一個交易日,三大股指迎來“開門紅”。早盤,兩市小幅高開,盤初短暫分化,滬指震蕩走弱,深成指表現較強,隨后5G等題材股回暖,三大股指翻紅上攻;午后銀行等權重股發力,指數持續攀升,漲幅均逾1%,其中創指大漲1.8%,尾盤略有回落。盤面上,市場氛圍明顯好轉,賺錢效應較好,北上資金加速進場,全天凈流入超70億元。題材上,家電股領漲,5G、金融股走強,農業股回調。
截至收盤,滬指報2958.20點,漲0.99%;深成指報9802.33點,漲1.373%;創業板指報1687.00點,漲0.94%。
滬市成交1756.31億元,深市成交2592.75億元,兩市合計成交4349.0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4511.33億元略有縮量。
從盤面上看,板塊普遍飄紅,僅農業養殖、融媒體等少數板塊表現較弱,家電、智能音箱、光刻膠、汽車、稀土、銀行、券商、5G、白酒等板塊居漲幅榜前列。
【消息面】
1、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稱,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推動科創板健康發展,促進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供給,積極擴大豬肉進口,繼續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
2、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別為廣州市、金華(義烏)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北京市、蘇州市、東莞市、揭陽市、成都市,完成快遞業務量214.28億件,占全國快遞業務總量48.8%。
3、11月1日, 從華為商城獲悉,搭載麒麟990 5G SoC、支持SA/NSA 5G雙模的華為Mate30系列5G手機于當日正式開售,售價4999元起。
4、上海金融法院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簽署《關于協助上海金融法院辦理上市公司股票司法強制執行的備忘錄》,就上交所上市公司大宗股票的執行司法協助達成合作意向。
【機構熱議】
興業證券:建議關注金融地產龍頭等“滯漲”高股息板塊、大創新科技成長進攻彈性方向。第一、高股息板塊機會。1)全球負利率時代,中國權益高股息資產具備吸引全球資金吸引力,2)保險IFRS9會計新準則實施,保險類資金對安全邊際高、股息率穩定資產有興趣。3)債券收益率下行,銀行理財子公司資金提升收益率,權益高股息、低估值資產具備性價比。建議投資者關注以金融、地產龍頭為代表的低估值、高安全性、倉位低、股息率穩定的板塊,銀行類ETF。第二、科技暖風繼續、資產重組辦法落地、以TMT科技成長為代表的大創新方向,如TMT(自主可控、華為產業鏈、5G、泛在電力物聯網)、高端制造(新能源車、軍工)、科技類ETF。
A股市場板塊及個股漲跌幅排行
外圍市場
截至發稿時
指數名稱 最新價 漲跌額 漲跌幅
日經225指數 22850.77 -76.27 -0.33%
韓國KOSPI 2100.20 16.72 0.80%
澳大利亞指數 6779.10 6.20 0.09%
道瓊斯指數 27046.23 -140.46 -0.52%
標普500指數 3037.56 -9.21 -0.30%
納斯達克指數 8292.36 -11.62 -0.14%
德國DAX指數 12866.79 -43.44 -0.34%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