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娘子關:打造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樣本
來源標題:山西娘子關:打造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樣本
近日,由山西文旅集團長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與陽泉市平定縣政府合作成立的山西娘子關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掛牌運營,標志著娘子關景區進入市場化、資本化運營新階段。
今年以來,山西持續深化景區改革創新“不放松”,把破解景區體制機制障礙作為景區發展以及全省文化旅游業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平定縣娘子關鎮黨委書記、娘子關旅游景區管委會主任朱繼明說,當地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探索一種新的景區運營機制和管理機制,促進娘子關景區實現大轉變、大突破。
“兵家必爭地”做起旅游大文章
娘子關,萬里長城第九關,位于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晉冀兩省接壤處,是山西的東大門。相傳因唐平陽公主率兵駐此得名,素以雄關、險道、秀水、崇山著稱。擁有泉域面積3600平方公里,有“北域江南”“太行水鄉”之譽。景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近年來,娘子關景區依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招商引資,景區發展步入快車道。
走進娘子關,明長城、古關隘、古驛道、古村落等隨處可見。娘子關、河灘等村有100余個大小泉眼,每年涌泉約4億立方米,滋養著一方百姓。早在元、明時期,智慧的娘子關人就利用水資源創造了水車、水磨等生產工具,并利用當地特有的糠孤石建造了民宅民居,形成了家家清波臨灶、戶戶枕水而居,人在水上住、水從屋下流的“水上人家”的居住特色。
這里曾是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主戰場之一,八路軍晉察冀部隊與日軍在此展開過激烈戰斗。原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如今依托悠久的關隘長城文化、獨特的水鄉村落文化、紅色軍旅文化、民俗傳統文化等,做起了旅游發展的大文章。
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奠定了娘子關景區在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大格局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去年7月,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視察娘子關景區,并在同年9月召開的山西旅游發展大會上明確提出“要把娘子關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區”。
近年來,景區實施了懸泉瀑布改造,建設觀瀑玻璃棧道和吊橋,修復了水上人家3、4號水磨坊院落,啟動了娘子關村,上、下董寨村3個古村落的保護,對平陽湖景點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增了水上飛人、固關冰雪世界等旅游項目,并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前來洽談、考察。陽泉市委副書記、市長雷健坤坦言,盡管娘子關景區做了很多努力,但發展始終是“小步慢走”,不溫不火,景區若要長足發展,必須改革體制、搞活機制。
徹底解決久拖不決的老大難問題
山西省旅游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娘子關景區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朱繼明表示,長期以來,景區由娘子關村集體經營,內生動力不足,發展緩慢。雖然歷史遺存很多,但分布較散、體量較小,尤其是水資源利用率不高。此外,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尚不完善,旅游道路不夠通暢,還未形成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的旅游產業鏈,難以真正實現市場化運作。景區體制改革創新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一改到底。對于娘子關來說,這是塊必須啃下的硬骨頭。“這次改革不是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而是推倒重來,徹底解決久拖不決的‘老大難’問題。”他說。
為了與山西文旅集團實現有效對接,景區改變原來的鎮政府、娘子關景區管委會、娘子關村、固關村的多頭管理方式,注冊了山西第九關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對景區進行統一集中管理;以景區“兩權分離”為突破口,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經營管理體制,將國有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面向市場的旅游產業經營體系。同時,精心包裝旅游項目,積極招商引資,增強旅游業發展的后勁。經過多方對比和考察,2018年6月15日,平定縣政府與山西文旅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對娘子關景區進行整體開發打造。
朱繼明介紹,山西文旅集團將主要承擔景區的公司化、市場化運營職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既能以公司化的方式對景區進行單獨開發,也可與其他投資商組建股份制公司,對景區進行合作開發運營,從而實現景區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真正分離,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雷健坤表示,景區改革對增強陽泉文化旅游品牌優勢,引領旅游業提質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打造國企和地方通力合作典范
朱繼明說,新組建的山西娘子關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目前由山西文旅集團長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持股70%,山西第九關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持股30%,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有望成為新股東,未來還將引入民營資本。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是國內資質最全、規模最大的國有甲級建筑設計企業之一。中建設計集團參股,從體制上實現混合所有制,同時把該集團的人才優勢以及責任和權利結合起來,把設計、規劃和產品打造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山西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建光指出:“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山西省推動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為國企改革的先鋒隊,我們力求將娘子關景區打造成為央企、省屬國企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的典范,全面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
近日,中建設計集團承擔的娘子關景區旅游總體規劃已形成初稿,三方正在和規劃設計人員、文旅專家會商審核。規劃將根據娘子關的特點和長遠發展的需求,融入山西省委、省政府規劃的打造長城板塊和太行板塊旅游的總體部署,以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區為目標,依托娘子關四大特色文化資源,打造泉水小鎮、長城驛道、文化體驗、科幻主題、生態濕地、古村落民俗風情、特色農業、紅色文化與旅游高度融合的八大特色旅游產業聚集區。通過實施近期、中期、遠期三步走發展戰略,推進旅游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計劃于2019—2020年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積極推進景區重點工程建設、提升經營服務水平、培育旅游產業鏈,提升景區品質建設;舉辦首屆娘子關文化論壇、娘子關河燈節、冰雪節等活動,提高娘子關的品牌知名度;2021—2022年將以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目標,大力開展八大特色產業區建設;2023—2025年將以建設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泉水小鎮為契機,形成“空間全覆蓋、產業大融合、四季皆可游”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爭取用5—7年時間,讓大家看到一個生態優美、康養結合的全域旅游特色小鎮,讓娘子關的百姓依靠發展旅游過上幸福生活。”朱繼明對未來充滿信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