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家庭,千篇一律;有趣的父親,萬里挑一
世上愛孩子的父親很多,他們在外拼搏,只為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
然而,有錢的家庭,未必就能陪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有趣的父親,才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01
父親有趣,孩子更優秀
有趣的父親,一定有著不同尋常的大智慧。
梁啟超認為,興趣之于人生非常重要。
他說:“人生沒樂趣,要來何用?”
梁啟超的孩子們,沒有一個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各自選擇自己喜歡或擅長的專業,成為各自領域的棟梁。
大兒子梁思成一門心思研究建筑,梁啟超怕兒子學得太投入,變成一個只知鉆研、不懂生活趣味的人。
于是,他去信對思成說:
“你所學太專門了,生活也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就有苦惱,這是墮落的根源。我愿意你趁畢業后一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中之某部門,稍為多用點工夫。”
次子梁思永,立志投身考古研究,梁啟超便找到當時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自掏腰包,讓梁思永有機會參加實地考古工作。
抗戰時期,三子梁思忠在西點軍校求學,一度打算終止學業,回國參戰。
收到家信后,梁啟超并沒有阻攔,而是表示理解:“你想自己改造環境,吃苦冒險,這種精神是很值得夸獎的,我看見你這信非常喜歡。”
梁啟超一邊細致地為孩子們做好人生規劃,一邊又得意地對別人開玩笑:“我這幾個兒子真有趣,思成蓋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
語氣里滿是一位父親對于孩子的滿意和驕傲。
此外梁家還有一個慣例,每當父親在家時,孩子們都來陪父親進餐。
飯后,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聽父親講他正在研究的學問,父親一邊飲酒,一邊漫漫道來。
無論學業、職業還是人生,孩子們不懂的問題,梁啟超總能給出有趣的解答。
父親對于生活趣味的指引,使梁家的子女都有很好的職業和前程。
02
父親有趣,孩子更幸福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梁啟超雖然整日忙于辦報、辦學、撰稿等等,但一直沒有放松對孩子們的關心和教育。
在孩子們在幼小時,他常抽空陪伴孩子們玩耍。
夏天帶他們到海邊游泳、釣魚,冬天組織“群童”去賞梅。
等到孩子們略長大些,梁啟超又與他們成為了朋友。
他在信中說:“近來和阿時、忠忠三個人合作做點小玩意,把他們做得興高采烈。”
跟孩子們在一起時,梁啟超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大孩子”。
梁啟超對于孩子們的關愛,可說是無微不至。
當孩子病痛時,他總會電話詢問、親自看望乃至貼身護理。
平時不給孩子們小吃費,但每逢過年時必給壓歲錢,每個孩子一樣多。
當孩子們學習進步,他就自己做獎品,或寫一幅字,或畫一把扇子,分給每人一份。
梁家的這些孩子,有這樣一位有趣的父親,實在令人羨慕。
日后孩子們各自取得非凡成就,也正是得益于這位有趣的父親梁啟超。
*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刪除。
- 標簽:日本變態節目全集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