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能源轉型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大連7月1日電(劉緒堯)7月1日至3日,以“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為主題的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論壇期間,遠景集團創始人張雷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能源轉型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隨著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成本已經等同甚至低于化石能源的成本。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今年夏季達沃斯的主題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作為能源行業的代表,可否談一下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能源的轉型帶來了哪些機遇?
張雷:能源轉型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首先,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應用,排放、污染、社會成本等大幅降低,青山綠水得以更好地保護。更關鍵的是,隨著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成本已經等同甚至低于化石能源的成本,進而降低中國工商業運行的系統成本。隨著新能源發展推動了能源系統的分布式演進和產銷者這種生態的存在,可以進一步降低最終用能單位的成本。
能源的轉型是一個結果,其關鍵在于技術突破。當前,能源轉型是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是一個深度電氣化的轉型。更關鍵的是,一個新碎片化波動的能源系統,需要輔以物聯網操作系統。能源革命或能源轉型將大力拉動整個智能技術的產業進步,讓風機更智能、電池更智能。換言之,轉型也促進智能技術的高度發展。
主持人:在全球化4.0時代,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經濟結構對很多產業再次重組,重新分配勞動力,同時提倡綠色與共享,您認為能源產業要如何適應新規范、標準?
張雷:能源轉型是從源頭開始。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先進能源生產力運用越來越廣,先進的生產力將會決定新的生產關系。如何能夠更好地讓低成本綠色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進入到千家萬戶,到每一個工廠、每一個社區、每一個城市,而且也能夠讓消費者同時又能作為生產者存在,是遠景集團一直在思考的一個機制。
主持人:近幾年,遠景集團一直聚焦新能源汽車市場。您也預測,從能耗和價格看,2020年新能源汽車使用周期與成本,已經接近甚至優于燃油車,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也是爭議不斷。對此,您認為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張雷:我一直對新能源汽車,尤其動力電車安全有著憂慮。今年兩會期間,我也建議,希望加強動力電池安全標準的制定。近幾年,大量的動力電池燃燒事故有目共睹,對于遠景而言,是有責任要解決電動汽車行業面對的安全挑戰。
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主要來自于電池,電池的成本高、能量密度不足,對續航里程以及安全因素的擔憂都是電動汽車發展的掣肘。遠景要通過智能技術的手段,從生產、研發、供應鏈到資產關系和電網的融合,各個角度來解決動力電池面臨的技術和挑戰。
主持人:能源行業可以說是工業的基礎,對于“能源互聯網”您如何看待?遠景集團又做了哪些布局?
張雷:能源互聯網或者說是電力互聯網,我認為是整個產業互聯網的橋頭堡。產業互聯網是要實現實時且智能的自動化,能夠讓整個體系進行有效的閉環和有效的演進。所以,整個能源行業本身就是一個互聯的形式存在,萬物通過電力網絡進行聯結和平衡。可以預見,因為能源革命向可再生能源的演進,數以億計的能源生產終端和消費終端將會聯絡到這樣一個網絡。如何發揮物聯網的協同和優化功能,恰恰也是能夠去解決能源行業面臨挑戰,又能帶動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方法。
主持人:對于此次大會的主題“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您認為最能體現領導力的關鍵詞是什么?
張雷:我認為關鍵詞還是愿景和洞察力,同時要有執行力。所以用我們公司的話說,心懷理想、腳踏實地、知行合一。
主持人:國家近年來持續發力改善營商環境,如推進“放管服”改革、大規模減稅降費。請問您在哪方面的感受最深?
張雷:國家的一系列舉措標明,國家愿意為企業賦能,企業是配置資源最好的方式。從遠景的實踐中可以看到,隨著增值稅降低,企業盈利能力加強。盈利能力的促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資源投入到創新和研發中去,又加強了產品競爭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