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減肥才能瘦?瘦不是靠蠻力、節制就能行!
瘦不是靠蠻力、節制就能行!設定行為目標,利用減肥常備菜,用開心的運動開始日常,結合腦科學與醫學新知,不要急、不要餓、不要拼,也能自然而然、優雅地瘦下來!
為什么不減肥才能瘦?
從科學來看,靠意志力少吃多動讓自己瘦下來,難上加難,因為你在和人類原始的設定作對。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背著弓箭走出山洞后覓食,可能走3公里才捕獵到一只兔子,飽餐一頓休息過后,看到蜂巢也大快朵頤了蜂蜜,之后不知要走多少路才能看到下一個獵物。
為了生存和繁延后代,吃了這餐下一餐不知道在哪里,人類本來就是貪吃的、傾向過度飲食的,這是從祖先就已經設定了大腦回路。
神經科學研究員基文納特(Stephan J. Guyenet)在所著的《住在大腦里的肥胖駭客》中指出,人體內主宰體溫恒定的是下視丘,也就是你感覺熱的時候會流汗、冷的時候發抖,幫助體溫調節就像居家恒溫空調一樣。遺憾的是,下視丘也調控你的體脂肪恒定,當你要瘦下來時,讓你感到饑餓或減緩代謝等,雖然我們早已不在野外覓食。
靠意志力、節食減肥 體重會失控
過去,我們一直被教導,體重的問題只和2件事有關。一是攝取的熱量多少,另一件事是意志力是否堅定。我們內在有個食物警察,把食物分成2類,好食物和壞食物,高油、高糖、高熱量,被視為壞食物,清淡、低油、低熱量被視為好食物,體重是自我管理的結果。曾有位企業家說,‘你連吃都控制不了,你還能控制什么?’但靠意志力的事通常會輸,身體才是真正的老大。
食欲和性欲一樣,是人類的本能。如果出現威脅生存的壓力時,人就容易暴走,因為那時是動物腦(animal brain)在控制。
為了快點瘦下來,節食甚至不吃,其實身體非常饑渴,就像口渴找水喝一樣,就會變成動物腦的狀態,隨時都可能失控暴走。你所抗拒的,會增強;你所抗拒的,會持續。想吃這樣的欲望,和不安、恐懼一樣,是大腦的邊緣系統控制,屬于本能的動物腦,很難做出理智判斷。
而節食之所以難以成功,還因為節食往往以恐懼為基礎來刺激人們改變生活方式。如果不減肥,以后就會糖尿病或中風。從科學上來看,長期肥胖的確會升高機率,但以恐懼來驅動減肥,往往會失敗,因為我們不想相信事情真的會發生,連想都不想去想。
而且節食往往帶有獨裁的意涵。把食物分為好食物、壞食物,不能吃什么、必須吃什么,如果某天放松,就是破功、作弊。雖然這樣的方法可以不用腦,跟著飲食法做就好,短時間或許可以強逼自己去做某些事,但或慢或快,人就會開始叛逆,因為‘我工作、生活已經那么辛苦了,為什么要到這樣?’
當我們無可避免地放棄節食,通常會自責,充滿罪惡感,再次地失控,再次地無法相信自己,再次討厭自己,再次陷入惡性循環。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