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自己上下學,先做好6準備
孩子總有一天得長大,家長必須在這之前,替他們做好該有的教育及準備,想讓孩子自己上下學,不妨先做好這6個準備。
晚上我在電腦前趕工作,睿睿突然用一種很嚴肅的語氣說:‘我告訴你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呃,幼兒園出大事嗎?我冷靜回應:‘什么事?’睿睿像是發現新大陸那樣,‘鐘XX(她同學)今天自己牽他妹妹回家!’
孩子才5、6歲讀大班,我忍不住驚呼:‘啊?’,只見睿睿一臉義憤填膺地加碼演出:‘他奶奶居然叫小孩自己回家,自己走回家!’講得好像人家奶奶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那樣。
‘他妹妹多大?’一個學齡前的小孩拖著另一個小孩,真是讓人有點擔心!‘我們幼兒園的小班’,小班約莫3歲左右,大班的孩子現在6歲,這邊是車水馬龍的都市,不是純樸民情的小鎮;而且我家這區常常有電動車不看路,見縫插針。
我忍不住多問:‘這是他第一次自己回家嗎?’女兒回說:‘對,他奶奶跟老師說,要他自己帶妹妹回家!’那孩子我認識,很皮但不會人來瘋,‘哦~他知道怎么走嗎?’睿睿:‘他說他知道!’正當我思考這是不是上小學前生活準備教育時,女兒神來一筆:‘媽,我也要自己回家!’
‘你確定嗎?你走路不看路又愛講話!’我是很謹慎的人,從女兒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叮嚀她過馬路一定要專心、要觀察左右來車、不要跟車子爭道賭運氣,但似乎正是因為這樣,女兒在我旁邊就特別放松,每當我提醒:‘過馬路不要講話!’她完全當耳邊風,我只好緊緊牽著她的手,快步通過。
睿睿辯駁:‘我知道怎么走!’、‘但你不看車啊!’此時女兒提出她真實的想法:‘如果我自己回家,你會不會給我一個鑰匙包?’咦?這么早就想當家?
其實我早就準備鑰匙放她書包,避免不時之需,但她好像忘了…。
‘會啊,但你不看車又愛分心啊!你如果真的要這樣做,過馬路一定要看車才行,不要每次走路都在講話唱歌!’睿睿突然堅定起來:‘那我們明天開始練習!’這不免讓我思考,雖然現在橫沖直撞的多,但總是要有放飛的時候!如果是您,打算什么時候讓孩子自行上下學呢?
我自己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獨自上下學,但當時我家離學校很近,走出小區,過到馬路對面的巷口,直走巷子進去2分鐘就到,加上我從小警覺心就高,所以這不是難題,可睿睿完全是人來瘋的派別,特別活潑、特別粗心,我仔細盤算過,約莫小學三、四年級才會執行這件事,而且要做好以下準備!
1、過馬路是嚴肅的事情,一定要專心!
首先,從小讓孩子學著看交通信號燈、練習交通規則,這是最必要的事,否則連燈號都無法第一時間判別,紅燈解讀成綠燈就慘了!而大部分的孩子都活潑好動,我們要教育孩子,馬路不是公園,不能停留也不能嬉笑,過馬路的唯一準則,就是小心左右來車、快步通過。
2、清楚辨識環境,以及教導如何選擇路線。
通常從學校走到家里,大都不會只有1條路線,所以大人都要帶著先走過幾次,記得提醒孩子,平常別抄捷徑,要選擇走燈光明亮的大路,但如果在大路上碰到緊急狀況,抄小路逃開也不失為自保的方式。
3、辨別遇到困難,能給予協助的人。
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社會了,要讓孩子明白,在緊急狀況下,可以找哪種人協助,協助的程度又該到哪里?過了某些范圍,孩子就要懂得拒絕。
4、不跟陌生人搭話,隨時注意可疑人士。
很多綁票勒贖,正是通過搭話而釀下大禍,我們可以態度大方,但一個人的時候,絕對要小心謹慎,不要為了強裝禮貌,而跟陌生人交談,并隨時注意周圍是否有跟蹤自己的可疑人士。
5、回家途中不更改路線,有事要提早報備。
孩子嘛,通常經過公園或書店,就想進去晃一下,父母不妨叮嚀他們,如果想去別的地方,必須提前打電話報備,或是回家放書包后,經過大人允許再去。
這模式其實取決于大人平常的教養態度,如果習慣用單一且獨斷的管教方式,那孩子很可能因為害怕受罰,而選擇隱藏很多事,我保證他會隨時找機會偷玩一下,這呼吸新鮮空氣的舉動,反可能導致更多不確定的危險因素。
6、隨身攜帶口哨及防狼噴霧。
替孩子準備這些自保小物吧,教他們正確的使用方式,并且告知平常不要拿出來玩。
孩子總有一天得長大,家長必須在這之前,替他們做好該有的教育及準備,我認為,現代社會不見得比過去亂,只是以前沒有網絡,加上傳統禮教影響,受害的人不見得會公開自己的遭遇,既然如此,我們早點向孩子公開社會的現實面,并帶著他們提早預備吧,這樣放飛的時候,也才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啊!
- 標簽:重生之絕世大小姐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