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自主權掌控自己的時間,這是父母饋贈的一份天大禮物
我最近跟一個朋友喝了杯咖啡。她是一位母親,有一對青春期的雙胞胎兒子。她悲憤地抱怨孩子們是怎樣著迷于最新的科技壞蛋,這簡直讓他們變了一個人!他們欲罷不能!她跟我說道,她相信游戲讓人上癮,而她的孩子們都是癮君子。為了讓他們放下游戲去做功課,每天晚上都要跟他們吵架,她快氣死了,問我該怎么辦才好。
我的建議里頭包含了一些跟傳統觀念不符的作法。首先,我建議她去跟兒子們談談,聽他們說說就好,不要去批評他們。可以提出的問題包含這些:跟上學校進度跟他們的價值觀相符嗎?他們知道為什么學校會要求他們做功課嗎?不做作業,后續的影響會是什么?對于這些后續的影響,無論是短期的(成績很差)和長期的(做一些低技術水準的工作),他們都覺得沒關系嗎?
如果他們不同意學習對他們而言很重要,強迫他們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也只是徒增壓迫,滋生怨恨。
‘但如果我不在后面逼著我的孩子,他們就會被其他同學甩開一大截。’她抗議道。
‘那又如何?’我問她,‘如果他們讀書的唯一原因就是讓你少煩他們,他們上大學之后或開始工作之后,你不在身邊,他們會怎么做?或許他們需要知道失敗是什么感覺,早一點比之后在未來才發生來得好。’我建議她,青少年一般來說已經有能力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了,如果這意味著考試不及格,那就這樣吧。壓迫可能是個急救方案,但絕對不是個可以根治的療法。
接下來,我提議她去要求他們自己提出要在各項活動上花費多少的時間,像是讀書、跟家人或是朋友相處。我告訴她,她有可能會不喜歡孩子們的回答,但是認可他們的回應是很重要的。這里的目標是要教他們有意識且小心地使用自己的時間,把要進行重要活動的時間在每周計劃上預定下來。記住,他們的計劃(跟我們的一樣)需要每周評估和調整,好確保他們使用的時間是用來實踐他們的價值。
舉例來說,在事先分配好的時間內去玩游戲,這是沒問題的。我建議她改變一下針對家庭對話的語境和情況
- 標簽:網游之盜版神話有聲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