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了就愛了,當媽媽這件事,拼的就是一個決心!
每個人都會羨慕別人擁有的,但若是自己去過對方那樣的生活,可能再也不會羨慕了,因為人都只看到表面,卻不知道那些表面的背后,是付出多少努力或代價才能換來的。
當別人想嫉妒你時,他不會看見你背后的努力跟堅持,他只會不斷的質問你,憑什么可以、為什么能夠、有什么資格擁有,當別人想跟你比較時,他不會在乎你付出的代價,他只會覺得他也想要但他得不到,不是他自己該改變,而是覺得這個世界對他不公。
我們沒有辦法討所有人歡心,也不需要向所有人解釋,別人的稱贊又如何,在背后說你壞話又如何,重點是我們自己面對決定時能否問心無愧。
回想自己大學時,真的很多不成熟,也做過很多不完美的決定,但有一些正確的、無可救藥的堅持,造就了今天的我,表面的一下就過,內在的卻影響深遠,到最后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不是跟別人比,而是我們自己的栽種。
讀書的時候,我是一普通的醫學生,但我很少去羨慕別人,一方面是很忙沒什么空,二方面是不覺得別人的生活有什么值得我羨慕,現在想起來好像有點不食人間煙火,學生時期的我也比較心高氣傲,不想做那種羨慕別人的事情,覺得靠自己才是正道。
可是當出社會開始扛經濟壓力,尤其是生小孩之后,我開始會羨慕別人,羨慕別人沒有經濟壓力想帶小孩就帶、不想帶也可以請保姆,也會羨慕別人有錢可以住漂亮的房子、有電梯有漂亮的中庭,但是那些羨慕也就是一閃而逝,不會在我心里留下太多的痕跡,就是有點像小朋友‘哇,他有這個好棒’的那種看看而已的感覺。
但是我曾經真的有一次經驗,心里起了不愉快的嫉妒心情,是我還全職在家帶小孩的時候,曾經一度默默的很不喜歡身邊一位媽媽,她的孩子當時一歲多,家庭經濟很好不缺收入,吃穿用都很高級,她不用天天上班,對工作不是很上心,孩子在早教班也一直生病、經常請假,后來她也因此辭職回家了,但是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卻沒有把孩子接回家自己帶,仍然送到早教班。
看著她的決定,我的心里默默嫉妒,因為覺得自己很想在家帶孩子,為了當全職媽媽得算東算西、省東省西,常常想到經濟的壓力,吃穿用都小心翼翼,而她明明有大把的時間金錢,卻寧可閑在那里,不工作也不愿意帶孩子,沒有領薪水卻也不怕付早教班費用,這讓我很嫉妒。
我不喜歡,因為覺得她明明可以把孩子接回家自己帶,她卻不愿意寧可看孩子在早教班生病、看醫生、吃藥、回早教班、再生病、再看醫生、再吃藥。明明她也不工作了,卻寧愿一直在這樣的循環里面,也不愿意親自照顧孩子,她可以無后顧之憂地當全職媽媽,但她不愿意,我這么想自己照顧孩子,卻要擔心東擔心西,覺得很嫉妒她、很不喜歡她,默默地鄙視她的決定。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的經濟也這么有寬裕,我是否就可以有更輕松的生活?過自己更喜歡的日子?但是事實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絕對的,生孩子、帶孩子,全職媽媽或職業媽媽到底就是一個決心而已,沒有什么樣的生活最好,因為每一種生活背后所要承受的,沒有人知道,你可能羨慕他擁有的,但不一定愿意付出相對的代價。
如果經濟富裕的代價,是我必須受婆家管轄、育兒跟小家庭的生活總被指手劃腳,或是過著偽單親的生活,那我也許就寧可不要了,就算我再怎么羨慕嫉妒別人,也許她付出的代價,是我也不愿意付、或是付不起的。
說回來,當全職媽媽的這個決定,其實也跟經濟無關,就只是拼一個決心而已,當時雖然我覺得擔憂經濟,但二話不說就辭職回家顧小孩,這大概就是決心吧。
有很多錢可以過日子,但比較沒那么有錢也照樣可以過日子,每個決定都是取舍,就看你覺得什么比較珍貴、什么比較值得抓住,也許我會有我的羨慕、我覺得好的生活跟方式,但每一個人的羨慕都不一樣,每一個人所承擔的也都不一樣,沒有人可以去指責別人,因為我們都不懂對方背負的苦。
雖然有時候羨慕跟嫉妒的心情難免,但是拐個彎去想,資源不是重點,決心才是,如果我們有真的很想要過的生活、真的覺得很珍貴的東西,那無論如何,就是一個決定,我們會拿到手的。
當媽媽這件事拼的就是一個決心,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是愛了就愛了,育兒這條路一但踏上了,再也沒有回頭路啊。
- 標簽:熊井友理奈身高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