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生第二胎嗎?這些重要考慮你想過嗎?
‘該生第二胎嗎?’這是許多夫妻面臨的難題!親友總是以孩子有伴、有手足為由,鼓勵夫妻再生第二胎,但面對經濟、生活品質、時間分配等難免有諸多考慮或顧慮。尤其對高齡產婦來說,不僅是上述問題,還得考慮年紀、體力、生產風險等因素,無形中也造成心理壓力。對于生第二胎有哪些考慮、要如何準備、有哪些注意事項,夫妻都應謹慎討論、了解后再決定。
生第二胎要如何準備?夫妻需注意哪些事項?
對女性來說,35歲前是理想生育年齡,原因是過了35歲之后被視為高齡產婦,卵巢功能慢慢退化,影響卵子品質,對于想要自然受孕的人來說難度也提升,除了咨詢婦產科之外,平日應注重飲食作息與生活習慣,也要避免過多壓力。
如果媽媽本身已有甲狀腺亢進、糖尿病、氣喘、癲癇等內科疾病,建議應在懷孕前先控制好病情,并與醫生討論過后再開始第二胎計劃,避免懷孕過程出現不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病情惡化。此外,與牙齒相關問題如智齒、蛀牙、牙周病等,也應在懷孕前治療好,這是因為懷孕期間牙齦容易腫大、出血,要是出現上述牙齒問題,恐增治療的困難度。
不過除了上述因素,男性的精子活動量、存活率等等也都是生第二胎的先決條件,且隨著年紀越大,同樣也有生育功能下降的問題。在順利懷孕、胎兒健康等諸多考慮下,建議夫妻應在懷孕前3至6個月到醫院做檢查,以利懷孕進行。
生第二胎有好多考慮,還要有心理準備……
計劃生第二胎之前,夫妻間常見的考慮有這幾項:
1. 經濟能力:
薪資、物價、家庭支出等是最大的顧慮,雖目前雙職工家庭居多,靠兩份薪水養兩個孩子的家庭也不在少數,但家庭支出如何拿捏(必要性、非必要性的支出、教育費用等),需由夫妻倆達成共識。
2. 人力、時間分配:
照顧孩子、家務等應由夫妻倆共同分配進行,不過時間也是一大因素,尤其普遍加班的情況,在家庭與工作之間難以找到平衡點,家務或照料孩子可能會落在夫妻其中一人身上。
3. 家人后援:
夫妻倆忙于工作、加班而分身乏術時,如有家人可暫代照顧孩子,對夫妻倆來說會是一大助力。要是沒有后援、、早教中心、保姆也是一種選擇,只不過虐嬰、虐童事件頻傳,在選擇上需謹慎之外,也需再規劃一項支出。
4. 生活狀態改變:
只有一個孩子時,全家或許還能一同出國出游,把專注力全在孩子身上。第二胎出生后,專注力得一分為二,半夜喂奶、脹奶、被孩子哭聲吵醒、睡不飽等過程也得再經歷一次,同時還要兼顧大寶的心理狀態、能否接受二寶存在……,考驗著夫妻倆的耐心與智慧。
5. 照顧孩子的體力:
有了第二胎后,精神與體力通常不如從前,尤其白天上班,下班后要準備晚餐、照顧孩子、陪玩等等,是體力耗費極大時期。對高齡生育的夫妻來說,體力與精神消耗都是一大挑戰。
6. 兩胎的間隔:
一般建議兩個孩子應相隔2~3歲。但近幾年晚婚、高齡生育的情況越來越多,考慮到年紀與受孕難易度,第一胎生完后,在身體恢復良好、心理也準備好的情況下,可盡快準備第二胎計劃(自然產約半年、剖腹產約一年)。
7. 手足陪伴:
一個孩子難免孤獨,兩個孩子有個伴,雖難免爭吵,但從相處中學習付出、分享、解決問題、模仿學習,甚至背著媽媽一起搗蛋。在未來碰上困難時也有傾訴、商量對象,或陪同度過艱難時刻。
高齡產婦需留意高危險妊娠
35歲后懷孕屬于高危險妊娠,需面臨孕期間可能出現的情況,包含流產、早產、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也會提升胎兒染色體疾病、先天異常等問題。因此高齡產婦在準備懷第二胎之前,建議應先到醫院做全面檢查,在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下再懷孕,也將孕期危險降至最低。
- 標簽:山東工會干部學院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