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我們的事,放下學習焦慮.別怕孩子喊無聊
如果舉辦個趣味統計‘最怕聽到孩子說的一句話’,我猜‘媽,我好無聊!’絕對會是上榜金句!
‘媽,我好無聊!’聽到這句話可是頭皮發麻,孩子一副想‘黏’上身的感覺,這時候心中不禁大喊:親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啊除了頭皮發麻,說不定也會惱羞成怒:看著家里四散的積木、玩過一次就束之高閣的玩具,更別提那些積極想讓孩子學習的趣味教材,天啊,有這么多東西可以打發時間,偏偏孩子還喊無聊?
有人說,孩子無聊不是大人的責任,大人不需要負責孩子每分每秒的情緒;也有人說無聊是創造之母,有多少人因為無聊搞東搞西,而意外發現另一片天。這些說法都沒有錯;既然每個人都曾感覺‘無聊’,無聊也不是大人的責任,那為什么我們會如此焦慮呢?
女兒的直白,引來反思
我回憶起女兒幼兒時期的一件往事。那時一起旅行,我到當地警察局找朋友,孩子對于要進警察局有些期待又有點恐懼,只不過夏天天氣悶熱,宿舍密不通風,5歲多的孩子消化不了,她很快覺得不耐煩,拉拉我的衣角說好無聊,于是我讓她離開,自由活動。
結束之后我們騎著自行車離開,我開口問:
‘妹妹,你好像對這個地方沒有興趣哦。’
‘嗯,對啊,里面好熱,而且我覺得很無聊。’
‘媽媽對這些很感興趣,謝謝你等我看完,那你都在外面干什么啊?外面就不無聊嗎?’
‘也有一點無聊,所以我在想事情。’
‘哦,想什么事情?’這我真的很好奇。
‘媽媽我問你哦,為什么警察抓壞人的時候,電視臺的人會知道要去拍?’
‘電視臺的記者會分派工作,有些人專門負責注意這些事情,他們會請警察要抓壞人前打個電話給他們,一起到抓壞人的現場集合。這樣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哪些事情千萬不要做。’
原來‘無聊’有很多種解釋
若沒有這段插曲,我大概也會成為很焦慮的媽媽:深怕孩子無聊‘浪費時間’;覺得無所事事很感罪惡,發呆亂晃彷
- 標簽:張恒遠個人資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