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在即 嚴查5類異常交易
7月22日,科創板將正式“開門”迎客,投資者也將迎來新的資本“盛宴”,哪些異常交易行為會遭到監管層的重點監管?這無疑是眾多投資者需要學習的新課題。7月18日,上交所市場監察一部副總經理張虹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指出了5類異常交易紅線。張虹同時強調,連續三次發生異常交易行為將被暫停賬戶盤中交易。
劃定5類異常交易行為
7月18日,張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虛假申報、拉抬打壓股價、維持漲(跌)幅限制價格、自買自賣(互為對手方交易)和嚴重異常波動股票申報速率異常等5類共11種典型異常交易行為將被重點監管。
實際上,異常交易監管工作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一直非常神秘,但在今年6月中旬,上交所正式對外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監控細則》)。上述指出的5類異常交易行為,《監控細則》中也有提及,對于這5類情形需要投資者熟知。
據悉,虛假申報是指不以成交為目的,通過大量申報并撤銷等行為,引誘、誤導或者影響其他投資者正常交易決策;拉抬打壓股價是指大筆申報、連續申報、密集申報或者明顯偏離股票最新成交價的價格申報成交,期間股票交易價格明顯上漲(下跌);維持漲(跌)幅限制價格是通過大筆申報、連續申報、密集申報,維持股票交易價格處于漲(跌)幅限制狀態;自買自賣(互為對手方交易)是指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或者關聯賬戶之間大量進行股票交易,影響股票交易價格或者交易量;嚴重異常波動股票申報速率異常則是違背審慎交易原則,在股票交易出現嚴重異常波動情形后的10個交易日內,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在短時間內集中申報加劇股價異常波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開股票異常交易監控標準,是上交所科創板交易監管工作的一項重大創新,在境內和境外成熟市場尚屬首次,有利于提升交易監管規范化水平,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構建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實施遞進式異常交易監管
對于投資者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張虹則表示,主要從四方面開展。其中將實施遞進式監管,連續三次發生異常交易行為將被暫停賬戶盤中交易。
具體來看四方面監管工作,一嚴格按照標準;二實施遞進式監管,首次發生異常交易的,采取書面警示措施,再次發生異常交易的,除書面警示外,還將其列為重點監控賬戶,第三次發生異常交易的,暫停賬戶盤中交易;三突出監管重點;四上報違法違規線索。
對于遞進式監管,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則表示,通過上述遞進式監管,有利于保障監管措施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據悉,科創板新股前5個交易日漲跌幅放開,為了抑制股價的非理性波動,有效防控市場風險,針對股價盤中異常波動情形,科創板還引入了盤中臨時停牌這一國際較為通行的做法。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股票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和60%時,屬于盤中異常波動,上交所將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單次停牌10分鐘。
潘向東指出,采用盤中停牌冷卻措施,可以在股價出現大幅波動的情形時,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一定的冷靜期,一定程度上緩解過熱的投機炒作氛圍;另一方面,通過將單次停牌時間由主板的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能夠盡量減少對市場交易連續性的影響,保障市場流動性,有助于盡快形成合理價格。
機會與風險并存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大戰略性改革,7月22日25家首批科創板企業將集體鳴鑼上市交易,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也很高,但這當中的投資機會與風險需要投資者客觀認識。
據悉,在7月5日上交所正式“官宣”,華興源創、虹軟科技等25家企業將于7月22日集體上市,這也意味著投資者期待已久的科創板資本盛宴邁入了倒計時階段。楊德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科創板上市公司來說,順利上市并不是終點,而是加速成長的新起點。獲得了融資之后,科創板上市公司要用現在所擁有的技術,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公司的技術壁壘,從而在未來成為真正的高科技企業,回饋投資者。
在這場資本盛宴中,投資機會與風險同在,需要投資者全面認識。7月18日,張虹也對投資者提出了幾點建議,她表示,投資者應全面了解科創板交易規則,對交易申報要求、停復牌規則、漲跌幅限制、異常波動應對等相關規定要提前做好扎實的功課;同時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風炒作;此外,提升合規交易意識,避免發生異常交易行為。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亦指出,科創板市場具有比較高的投資風險,科創板企業的研發投入、經營風險、業績不穩定、退市風險也相對較高一點。建議投資者要更多地了解科創板公司的主營業務、財務信息,還要熟悉科創板的相關風險,理性參與,審慎決策。
楊德龍同時表示,科創板作為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的沃土,在投資上具備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由于很多公司處于初創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盈利,甚至沒有穩定的盈利模式,因此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風險是偏大的。“科創板的交易更加市場化,這也會加快科創板股票的價格回歸理性。因此建議投資者要謹慎參與,不要盲目跟風炒作,防止在價格波動過程中受到損失。”楊德龍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馬換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