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姚勁波的難題:營收增速放緩 金融業務“擦邊球”現象不斷
十四歲的58同城開始出現業務瓶頸,看似光鮮的外表下,58同城多項財務數據出現下滑趨勢。同時,在58同城還沒有完全擺脫“虛假信息”這個詞語之時,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對金融業務的持續推進,無疑將風險再次擴大。
多項財務數據呈下滑趨勢
近日,58同城發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58同城2019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42.580億元,同比增長17.4%,超過上季度給出的42.0億元指引上限;運營利潤為8.622億元,比2018年同期的6.706億元增長28.6%。
但近一年,58同城的營收增速卻出現下滑。58同城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營收增速分別為33.21%、30.55%、15.70%、20.50%,而本季度僅為17.40%。
此外,58同城的凈利潤增速也呈現了“斷崖式”的下跌。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歸屬于58同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7.916億元,比2018年同期的7.262億元增長9.0%。但據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58同城上季凈利潤為41.787億元,同比增長509.7%。
毛利潤方面,58同城第三季度毛利潤為37.569億,毛利率為88.2%,較上期下降1.3%。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58同城毛利潤增速分別為25.4%、21.43%、23.41%、19.8%、15.7%,總體呈現下滑趨勢。
從營收的具體業務來看,58同城的營收主要來自于在線營銷收入、會員收入、其他收入及電商收入,占比分別為65.70%、28.02%、3.66%、2.61%,其中在線營銷收入及會員收入占比高達93.72%,業務模式較為單一。
財報數據顯示,58同城第三季度在線營銷收入27.975億元,同比增長20.09%,據老虎證券數據,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58同城在線營銷收入增速分別為40.22%、38.38%、30.09%、23.73%,該業務增速正處于持續下滑當中。
此外,第三季度58同城會員收入為11.927億元,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增速分別為18.81%、7.99%、5.71%、1.46%,本季僅為1%。
以當下為時間節點來看,58同城的各項業務增速均已放緩,且核心具體業務也在下滑,58同城急需找到新的增長點。
瘋狂布局金融板塊
針對多項指標下滑,58同城近年來瘋狂布局金融業務,試圖通過金融這輛快車拉動數據增長。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4年,58同城金融事業部的成立。2015年11月,58集團CEO姚勁波就表示,要在未來兩年內發力金融業務,希望拿到全牌照。2005年12月,58同城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58金融正式成立。2018年7月,58金融宣布完成4億元A輪融資。
在資本的加持下,58金融針對58同城旗下二手車等業務,先后上線了“58月付”、“58車分期”、“58車商貸”、“58消費貸等多款金融產品。
2018年8月,58金融推出了現金貸產品“58好借”,稱最高額度3000元,隨借隨還。
而此前沸沸揚揚的“58收購優信”事件,實際上也跟58同城的金融布局有關。10月30日,36氪報道稱,58同城對優信的收購案已經告吹。優信內部人士表示,在58股東看來,一方面58為了這項收購需要支付金額太多。此外,58金融旗下的Golden Pacer與優信金融合并后,“58其實已經獲得了優信最重要的部分,沒有必要再去接這個盤子”。
按理說,大量布局之下,58同城的金融業務應該有明顯的起色。但事實上,58同城的金融業務目前紛紛陷入困境或者關停。而僅存的如“58好借”,也多次被曝出存在擦邊球行為。
據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關于58好借的投訴比比皆是,“高利貸”、“難以還款”等字眼層出不窮,其中“暴力催收”則為高發區。截至發稿之時,關于58好借的投訴已達128條。
值得一提的是,甚至有用戶投訴58好借稱,遭遇到了58好借高利貸暴力催收,出現了冒充公檢法發布催收信息。
更早之前,中國網曾報道稱,有多名用戶投訴58金融旗下“58好借”涉嫌自動促成借款、年化綜合費率超70%、默認勾選尊享服務費、14日便催款涉嫌“714高炮”、不合理催收等問題。
監管政策下姚勁波的金融夢難圓
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劍指非法放貸中的暴力催收問題,如今正在執行。
《意見》強調了高利貸的認定要以借款人實際借款金額來定,不管是咨詢費、管理費,還是逾期利息、違約金等提前扣除的費用,都要計入實際利率。《意見》中提到,將對超過36%實際年利率的非法放貸行為進行處罰。
此《意見》明確規定,高利貸平臺如果強行索要債務,或雇傭他人非法催收,構成犯罪的,將被從重處罰。
此外,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在近日聯合召開了加快網絡借貸機構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會議明確,下一階段要堅定持續推進行業風險出清,將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多措并舉支持和推動機構良性退出或平穩轉型作為重點。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各地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已公布P2P清退名單至少涉及804家網貸機構,這之中,除了自愿退出類,還包括了取締類、失聯類等,其中不乏大平臺,如51信用卡。
今年10月,51信用卡因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采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被查,這是一個行業性的事件,值得警醒的不只是51信用卡一家,58同城同樣需要警醒。
由媒體報道及投訴來看,58同城的金融業務58好借實際是違背了上述規定。在監管越來越嚴厲的情況下,58同城的金融業務是否完全合規,大量的投訴背后是否真的存在著“暴力催收”、“高利貸”等情況,姚勁波應該給大眾一個答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