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知合理使用 破解抗菌藥濫用難題
來源標題:提高認知合理使用 破解抗菌藥濫用難題
當前,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公共健康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也是各國政府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為此,世衛組織(WTO)將每年11月的第3周定為“世界提高抗菌藥物認識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為“著眼未來,停止過度使用和誤用抗菌藥物”。旨在通過宣傳周活動,向公眾普及抗菌藥物知識,促進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管理不容忽視
在感染治療與防控領域,一直以來深受抗生素濫用的困擾,人類面臨著無抗生素可用的威脅。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中國抗菌藥物管理和細菌耐藥現狀報告(2019年版)》已發布,該報告詳細介紹了我國抗菌藥物相關監測指標的變化情況,反映了近年來中國取得的成績,如遏制細菌耐藥的社會治理體系逐步形成,抗菌藥物使用合理化水平不斷提高,細菌耐藥形勢總體平穩向好等。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抗菌藥物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公眾對抗菌藥物的認識有待加強,民眾用藥習慣亟需改變,地域間管理狀況差距較大,基層醫務人員用藥水平不高。抗菌藥物管理體系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比較突出。
中國正在取得積極成效
有關數據顯示,抗菌藥物被發現至今已經挽救了不計其數的生命,但是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其作用卻不同程度地有所削減,其中,不合理用藥導致細菌耐藥,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減小甚至消失,使抗菌藥物療效降低甚至無效。由此可導致一系列問題,如耐藥細菌感染的患者會面臨更復雜的治療問題,如住院時間延長,病死率增加,個人和社會經濟負擔加重等。與人類用藥相似,獸用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同樣會影響到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威脅到人們舌尖上的安全。
自2016年起,中國已連續4年與WTO同步舉辦“提高抗菌藥物認識周”活動。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在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技術規范、加強使用監測、開展專項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特別是在應對細菌耐藥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下,國家衛健委會同農業農村部等14個國家部委,制定發布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今年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中,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作為一項考核指標,進一步推動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目前正在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草案)》中,也將應對微生物耐藥納入其中。從當前的監測結果來看,中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動正在取得積極成效。
提升公眾抗菌藥物的認識水平
為了創新今年抗菌藥物認識周活動的形式,國家有關部門制作了專業版與公眾版短視頻,提供給不同人群,以提升其對抗菌藥物科學合理使用的認知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地傳播正確使用抗菌藥物的知識,科普抗菌藥物的使用誤區,介紹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等。
此外,有關部門還為此公開發布抗菌藥物現狀報告,在國家衛健委官網上同步刊載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一圖讀懂、海報標語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傳播相關知識,讓公眾了解細菌耐藥問題帶來的風險,改變認知誤區,讓人們更加謹慎地尋求抗菌藥物治療,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實際行動做到合理用藥,保護自身和家人健康。(喻京英)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