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嬰幼護理  嬰幼疾病

環保理念讓舊衣“新用” 但讓舊衣“重生”還得解決技術痛點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26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過新年,穿新衣”,隨著春節步伐漸近,相信又有不少人開始著手購置過年穿的新衣了。數據顯示,中國平均每人每年會購買10件左右新衣,其中有3—5件衣服會被丟棄。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是新衣來了以后,舊衣要往哪里去呢?這是一個多年未能解決的問題。

北京昌平區某小區負責居委會工作的王新主任表示,她所在的居委會從前幾年就開始推動舊衣回收箱進小區的工作,運營之初還給小區居民進行了宣講和介紹,但是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效果沒有想象的好。根據業內人士統計,雖然現在不少小區以及一些道路旁邊,都擺放有舊衣回收箱,但每年回收率不足10%。丟棄仍是人們面對廢舊紡織物的主要選擇。

舊衣處理不當將成為環境公害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裝行業進入典型的快消模式,大量廢舊衣物的產生成為我國繞不開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的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化纖生產與應用大國,2016年化纖總產量達到4944萬噸,占到全球化纖總量的69.4%,紡織纖維的加工總量達到5420萬噸,其中化纖占到84.23%,居絕對主導地位。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廢舊紡織品累計產生1.4億噸;據估計,到“十三五”末,廢舊化纖紡織品的產生量可達近2億噸。

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迫切的廢舊紡織品處理問題,過去我國廢舊紡織品多被焚燒或當作垃圾填埋,這不僅占用極大資源,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更讓人擔憂的是,紡織行業是資源依賴性比較高的產業,而大部分新增紡織品在幾年之內就會變成廢舊的紡織品被處理掉,環境壓力可想而知。

廢舊紡織品處理得當可成為循環利用的重要資源,處理不當則會成為環境公害。江西省南昌市政協委員雷伍華就曾多次撰文呼吁管理部門重視我國廢舊紡織物的回收問題。他表示,現在每年新增的廢舊紡織品有約2000萬噸,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綠色發展的維度考量,這些廢舊紡織品應該被賦予“新生”。

紡織物循環再生成世界主流

必須看到,在大量廢舊紡織物被拋棄的同時,我國仍處在紡織資源短缺的境地,為了填補紡織原料供給的巨大缺口,我國每年需大量進口棉花、黃麻纖維等紡織品原料,前者進口量占總加工量的三成,后者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是整個社會的大問題,雖然目前做了很多工作,但人們觀念的轉變,企業廢料回收,工作制服回收等問題,應該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此外,要加強宣傳,動員整個社會的力量,共同努力,實現廢舊紡織品資源再生循環。”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說。

在全球范圍內,針對紡織物品的循環再生已經成為主流。世界各國不僅長期推進舊衣回收利用,循環發展,最近幾年更是從紡織物的原材料上做文章,希望通過回收原材料和產品來減少全球時尚產業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比如阿迪達斯宣布2024年全面使用再生聚酯纖維,H&M宣布2030年實現100%使用再生或可持續來源的纖維材料。不少服裝品牌都提出了相應“循環時尚”計劃。

纖維分離成回收技術難點

盡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廢舊紡織品回收的重要意義,但真正要實現廢舊衣物的循環利用,其中的難點比人們想象的更多。

如果按照理想狀態,廢舊紡織品回收,應按照棉、毛、化纖、混紡等不同種類,分門別類分揀、消毒之后,給下游的處理工廠進行處理,然后將這些處理后的原材料賣給紡織企業進行再造,最后交由服裝企業等進行生產。但理想很美好,現實有點殘酷。在現實中,這些想法執行起來面臨著諸多問題,技術難度很大。

技術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我國回收的廢舊紡織品,絕大多數都是混紡的,其中又以滌棉混紡的類型最為常見。由于混紡織物結構的特殊性,需要將滌綸纖維和棉纖維先分離再各自進行回收。傳統的機械化開松手段很難將其中各種不同的纖維分離出來,而要通過化學手段分離的話,技術難度、環保要求和成本都會變得很高。目前不少技術研究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離商業應用還有較遠的距離。

某紡織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除了技術問題的瓶頸,在進行廢舊衣物回收生產工作的過程中,原料收集、加工無污染化和市場附加值都是壓在企業身上的大山,目前還有許多環節不通暢,大多數企業未能找到較好的盈利方式,光靠環保理念不能真正推動整個行業的產業化。

多管齊下推進舊衣再利用

下一步我國的廢舊紡織品回收該在哪些方面重點推進?這是整個行業都在探討的話題。

就在去年,中國工程院公布了一項名為“廢舊化纖紡織品資源再生循環技術發展戰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國廢舊化纖紡織品資源再生循環發展的瓶頸、發展特征以及解決方案,這是在技術和政策上尋求新路徑、新方法。

也有一部分年輕人嘗試利用互聯網創設一個交流平臺,線上、線下同時回收舊衣物進行改制、加工,變成新的款式或其他物品,如抱枕、玩偶、坐墊、飾品等。采取自愿原則通過兩種營銷手段進行交費改造或回收義賣。這是嘗試利用新的業態推動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利用。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系的師生探尋的新方法是與服裝企業合作進行廢物二次利用。學習服裝設計的同學們將服裝企業本該處理掉的廢舊紡織物拿過來作為自己的原材料進行專業實訓,成功實現再利用。

還有一些廢舊衣物處理企業與大型企業合作對其員工制服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回收,這種體量大、原料相對單一、處理相對簡單的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工郝新敏表示,軍服的回收處理方案已經形成,新時代的軍服已經從源頭上,通過采用新型材料考慮循環再利用問題。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