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多米尼加共和國開設颶風和沉船博物館
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道外媒稱,多米尼加共和國開設颶風和沉船博物館。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25日報道,盡管船體規模巨大,但是曾經在數百年間縱橫世界海洋的西班牙船艦上幾乎沒有水手們生活的空間。
他們如何在這些船上生活?又怎樣死去?所有這些場景都將在圣多明各的皇家造船廠博物館得到重現。該博物館由多米尼加共和國總統達尼洛·梅迪納在當地時間12月12日宣布開館,展出從15世紀至19世紀在多米尼加海岸沉沒的12艘船只中打撈上來的1200件物品。
1492年12月25日晚上,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海軍上將睡著了,他指揮的船只在拉埃斯帕尼奧拉海灘上擱淺。這片海灘在1503年被西班牙國王選定為征兵營地,1543年,卡洛斯五世下令在這里修建造船廠。
該島很快成為14世紀到19世紀期間進行的大陸勘探的戰略重心,歐洲大國對島嶼海岸垂涎三尺。但是沿海地區一直遭受著可怕的風暴的襲擊,讓這片水域變成了巨大的海洋公墓。1976年,多米尼加政府啟動水下考古計劃,打撈一直以來被漁民和偷盜者掠奪的沉船物資,水下文化遺產實驗室由此開創,該實驗室保護著從這些沉船殘骸中撈取的10萬多件物品。
西班牙水下考古學家卡洛斯·萊昂以及多米尼加專家弗朗西斯·索托和伊莎貝爾·布里托仔細檢查了5萬多件沉船物品,挑選其中1200件陳列于博物館。萊昂解釋說,皇家造船廠博物館是研究沉船的少數博物館之一,展出的收藏品包括奧凡多艦隊的兩枚火炮遺骸,以及在同屬16世紀西班牙船只的蓬塔卡納號沉船中發現的各種珠寶、貨幣和陶瓷,并特別展出“圣母號”大帆船運載的珠寶和明代陶瓷。
報道稱,博物館管理者選擇讓游客與歷史互動。除視聽影像外,游客還可從大型觸摸屏上了解每艘船的沉沒日期、國籍和運載的貨物。項目協調人瑪麗韋爾·比利亞羅納認為,皇家造船廠博物館的開設將有助于多米尼加旅游和文化供應的多樣化,并讓民眾進一步了解圣多明各這個殖民城市的文化、歷史和環境。
資料圖片:多米尼加風景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