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生活 聯姻百業
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記者調研發現,近來各地主動創新技術應用場景,連點成線、串塊成鏈,讓區塊鏈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金融服務、電子政務、醫療健康、征信……越來越多區塊鏈應用呈現在眼前,為群眾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鏈上你我”,生活服務在眼前
家住深圳市南山區的張若瀾每天都會乘地鐵到位于龍崗中心城的公司上班。在掃碼支付地鐵車費后,手機頁面上會出現“開具區塊鏈發票”選項。動動手指、提交申請,不到30秒,“滴滴”的提醒聲過后,區塊鏈發票就已“到賬”,存入微信卡包。
這是嘉賓在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和區塊鏈國際合作論壇上研討(2019年12月6日攝)。新華社發
“區塊鏈電子發票連接報銷軟件就能直接報銷,壓根用不上紙質發票。”試了幾次,張若瀾從驚訝到如今已經習以為常。
區塊鏈發票有啥不一樣?深圳市稅務局給出了答案: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發票即數據。早在2018年,深圳市稅務局就與騰訊聯手,迄今已開具超過1000萬份區塊鏈發票,超過70億元開票金額放心地交給區塊鏈來完成。
當然,對于區塊鏈的信任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源自它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區塊鏈在設計上具有去中心化、高度透明、不可篡改等顯著特征。
隨著應用技術日益完善,區塊鏈在生活中的“實用感”也越來越明顯。
切身感受到便利的還有成都一家高空攝影組織創始人陳成。過去,他習慣將作品通過網絡分享,可頻頻出現的盜用使他很“受傷”,“每張照片都跑去版權局不現實”。
無奈之余,一個依托區塊鏈搭建的網絡分享平臺讓他眼前一亮。只要將圖片上傳,便會生成唯一的時間戳。這個被稱為哈希值的密碼數值,就如同每個作品的DNA,烙印在文件上防止盜用。
“區塊鏈是一個提高數字經濟協作、增強信任,還能降低時間、人力成本,促進各行業繁榮發展的技術。”在國內較早涉足區塊鏈行業的火幣集團創始人李林看來,區塊鏈這個“萬金油”與生活中方方面面融合,能擦出更多火花。
“能文能武”,政務服務更可靠
區塊鏈與司法看似不搭界,它們之間又會有怎樣的偶遇?
杭州華泰一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發現,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未經授權,轉載了其文字和攝影作品,于是訴至全球首家互聯網法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