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情商,不是智商,而是…
作者:國館
來源:國館文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01
復利思維: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問一個問題:假設一張0.04m的普通紙張足夠大,將其對折,再對折,如此重復對折64次,大概會有多高?
很多人想,一張紙才多厚呀?
薄薄的一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折64次,撐死了也就幾層樓那么高,10米?20米?
這已經算是極限了。
而事實是,如果你算一下的話,一張薄薄的紙,對折64次,其高度166020696萬公里,這個長度是什么概念?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才38.4萬公里。
這就是復利思維的力量。
如果你還不能相信的話,再看一個問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它每天增長一倍,預計10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一半水面?
答案是第九天。
也就是說,你第九天看的時候,才覆蓋池塘的一半,但只需一天時間,就覆蓋全部了,聽起來魔幻,但事實如此。
當你有5000萬美金時,你只是個千萬富翁,可是只要翻一番,一天之內,你就會變成億萬富翁。
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所謂復利思維,其本質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循環。
正如一張紙的對折,每一次都是把之前的結果翻倍;
正如滾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大,而越來越大的雪球又能夠粘上越來越多的雪,如此不斷重復,雪球會大到不可想象;
正如財富的積累,當你有了盈余資金,即使不多,只要能產生盈余,哪怕很低的盈余(例如回報率5%),不斷重復,利滾利,長時間下來,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
經濟學家用一個公式表達復利效應:(1+r)n。
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時間。
當r為正時,例如你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書,也許一天兩天,你和別人的差別無法顯現出來,但三四十年之后,差異是你想象不到的;
再例如你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也許一天兩天,你的身體并沒有變得多么強壯,三四十年之后,和你同齡的人,有的人也許已經不在了,有的人疲弱不堪,但你還是能一餐吃三碗飯,一口氣上六樓不用喘。
只要r為正,即你在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會為你帶來奇跡。
02
財富復利
在財富積累領域理解復利思維,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經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現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后獲得的。
也就是說,50歲之前,他也許就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50之后,進入財富爆炸期。
關于財富積累,巴菲特在其2006年《致股東信》中,舉了一個例子,從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瓊斯指數從65.73 點漲到了11497.12 點,足足增長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觀?那它的年復合增長是多少?
答案是并不讓人欽佩,才僅僅只是5.3%。
這個增長率意味著,你有一萬塊錢,每年才新增530塊錢,不用巴菲特,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這個增長,但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因為只有他能持續數十年地堅持。
有什么財富秘訣嗎?
沒有,就是很簡單的復利思維的運用,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
如此而已。
03
既然按照復利思維的效應,掙錢很容易,為什么還有很多人掙不到錢?
這里有個很大的誤解。
很多人認為復利的核心在于回報率,但其實復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時間,即使年5%的回報率,100年后,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問題是:有多少人,能持續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報率。
- 標簽:用嘴吸毒血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