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寶寶都不喜歡吃蔬菜?學會這7招“專治”不愛吃蔬菜的寶寶!
在飯桌上哄著讓寶寶吃蔬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很多家長辛辛苦苦花一個小時給寶寶準備的蔬菜盤,寶寶只用三秒鐘就拒絕了你,真的又氣又無奈!
不過,就算孩子不愛吃蔬菜,家長也不能輕易放棄,因為不吃蔬菜,危害真的很多!
不吃蔬菜危害多
寶寶不愛吃蔬菜,常常會出現以下問題:
● 便秘: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道蠕動慢,易引起便秘;
● 維生素A、C攝入不足:影響牙齒、骨骼、視力發育等;
● 腸胃負擔大:不吃蔬菜經常吃肉,加重腸胃負擔……
其中便秘是最常見的問題,經常有爸爸媽媽說“寶寶不愛喝水、不愛吃水果蔬菜,經常便秘,有沒有什么藥能從根本上調理?”
這可為難住了小康君,不改變飲食結構,什么藥都解決不了問題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改善飲食結構。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需要先找到寶寶不愛吃蔬菜的原因。
寶寶不愛吃蔬菜的原因
寶寶不喜歡蔬菜,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有六種:
1
飲食習慣不好
吃慣了零食的重口味,水果的酸酸甜甜,蔬菜的清淡口味可能就不會讓寶寶滿意了。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日常盡量少吃垃圾零食,家庭飲食也要忌重油重鹽,這不僅是為了幫助寶寶培養清淡飲食口味,也是為了家人的健康著想。
2
蔬菜纖維多,不好咀嚼
比如青菜、芹菜,纖維較粗,寶寶咀嚼不爛,還容易塞牙縫,再加上有些蔬菜較長,寶寶吃著也不方便,自然就不熱衷吃蔬菜了。
3
口感又澀又苦
有些蔬菜本身的草酸和澀味較多,若沒有好好焯一下水或其他處理,也會影響飲食體驗。
4
造型單一,不好看
對于我們大人來講可能沒有這么講究,但小孩子會因為某種蔬菜長的難看而不愿意吃。
5
家長的影響
有些家長自己本身就挑食,不愛吃蔬菜,可能經常還會說“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小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
此外,有些家長用威逼的方式強迫孩子吃蔬菜,可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使寶寶更加抗拒吃蔬菜。
6
天生不愛吃
我們的味覺和嗅覺受基因控制,有些孩子的鼻子和舌頭會比常人敏感,從而接受不了某種蔬菜的味道。
比如有些人愛香菜愛到喝粥都想撒把兒香菜,有些人討厭香菜覺得它一股臭蟲味,這是無法勉強的事情!
怎么讓寶寶愛上蔬菜?
1
及時添加輔食(滿6個月開始)
6-12個月的寶寶正是處在味蕾敏感期,盡量多嘗試,開發寶寶對健康食物的興趣。
如果敏感期沒有品嘗到足夠多的味道,那寶寶將失去對其他味道的興趣,將來可能會有挑食、偏食、厭食等現象出現。
2
選擇蔬菜要有順序
可以先嘗試大葉蔬菜、口味清淡香甜的蔬菜,比如白菜葉、青菜葉、南瓜、胡蘿卜、西蘭花等。
口味較重、不好咀嚼、纖維較長無法咬斷的蔬菜可以延遲加入。
3
讓孩子參與到蔬菜活動中
比如爸爸媽媽帶著寶寶一起去菜市場挑選蔬菜,并教寶寶認識識別各種蔬菜。
如果家里有菜園,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澆水、采摘,家長還可以引導著說“今天做寶寶摘的菜”,一旦寶寶參與進來,對蔬菜的抵抗就不會那么強烈。
4
寶寶不喜歡的蔬菜照樣上桌
有些家庭飯桌上只出現寶寶喜歡的食物,寶寶不喜歡的蔬菜直接就不做不上桌了,這是在助長寶寶的挑食行為。
不管寶寶喜不喜歡,該出現的蔬菜照樣上桌,讓孩子眼熟這種食物。
5
植入“廣告”
講小兔子故事時植入“青菜、胡蘿卜”;
講熊貓故事時植入“竹筍”;
《小豬佩奇》吃蔬菜沙拉;
大力水手吃菠菜……
將蔬菜和快樂的人和事聯系起來,提升孩子對蔬菜的好感。
6
提升廚藝
廚藝非一日練成,但我們可以盡量多做些花樣來彌補不足,比如:多嘗試不同的烹飪方式,泥、湯、餅、塊蔬菜等;做成小狗、小花的造型;擺個漂亮的拼盤……
7
愛吃蔬菜的爸媽,是最好的榜樣
爸媽對蔬菜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蔬菜的評價,家長在飯桌上做到“雨露均沾”,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多嘗試幾種飯菜,從而有利于孩子接受蔬菜的味道。
水果可以代替蔬菜嗎?
蔬菜和水果在營養成分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些家長就認為,蔬菜和水果可以互相替代,不愛吃蔬菜,那以后就多吃點水果補回來。
這種想法是可不對哦,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蔬菜的膳食纖維普遍高于水果,更有利于緩解孩子的便秘問題,而且糖分還低于水果。
所以,還是要費心引導寶寶好好吃蔬菜!
每個寶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挑食行為,小孩子接受一種新的食物需要反復嘗試,很可能需要十幾次,所以爸爸媽媽可不能輕易放棄哦~
如果你也有“對付”小挑剔的妙招,歡迎粑粑麻麻們在下方評論區分享粗來吖~
- 標簽:何潤東個人資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