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這個部位有劇毒!尤其這7種魚一口都不能給寶寶吃…
魚類可是出鏡率很高的一種食物,畢竟人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富含優質的蛋白、維生素A、各種微量元素,還有家長們最看重的DHA、EPA。除了魚刺有些討厭外,人家渾身上下可全是寶啊~
而且,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研究后證實,讓寶寶 每周吃兩三次魚,不僅有助于睡眠,還可以提高智力水平。簡而言之就是,吃魚的寶寶更聰明。
所以,很多家長會經常給寶寶做魚吃。不過,這魚雖好但也不能亂吃,因為不是所有魚都適合寶寶,有些魚的某些部位就暗藏著“殺機”!接下來呢小康君就說一說哪幾種魚和魚的哪些部位堅決不能給寶寶吃,再講講怎么給寶寶添加魚更健康!
有7種魚一口也別給寶寶吃
特別是這種魚……
(圖片來源:網絡)
通俗點來講, 吃鱈魚可以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這種魚就是 銀鱈魚!
銀鱈魚由于汞含量較高,所以不宜寶寶經常吃。因為環境污染因素,幾乎所有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不同程度重金屬污染的問題。所以,即便魚再好也不能天天讓寶寶吃,因為攝入過量的汞,將直接損害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
每周可食用2~3次的魚類有:龍利魚、沙丁魚、三文魚、鯰魚、鱈魚、鮭魚、鳳尾魚、鯡魚、淡金槍魚、羅非魚等。
每周吃一次的魚類有:大西洋的竹莢魚、石斑魚、左口魚、方頭魚、長鰭白金槍魚、鯉魚、紅鱸魚、銀鱈魚、石頭魚、安康魚等。
一口都不能吃的7種高汞魚:來自墨西哥灣的方頭魚、鯊魚、旗魚、橙棘鯛、大眼金槍魚、馬林魚和鯖魚。這些 汞含量高的魚類,兒童、孕婦、哺乳期媽媽均不可食用,一次都不行。
魚的這個部位有致命風險
(圖片來源:見水印)
安全部位:魚眼
大家都說魚眼明目,魚眼中確實含有促進視網膜的EPA(多不飽和脂肪酸),但是 量少不說,吸收度也因娃而異,所以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家長就不要勉強了,因為 魚眼并不能明目。
慎吃部位:魚頭
魚身上的魚皮、魚籽、魚肉都含有不同量的汞, 魚頭含汞量是最高的,因為魚頭中的污染物不易排出。特別是 大魚齡的魚頭,重金屬汞含量會更高。
所以,家長們最好慎讓寶寶食用魚頭。如果喜歡吃魚頭的話,要避開大魚齡的魚,以及金槍魚、旗魚、劍魚、鯊魚等魚類的魚頭。
危險部位:魚膽
有些魚的魚膽含有劇毒,比如鯽魚、鰱魚、鯉魚、草魚等, 只需幾克魚膽汁就能讓一個成年人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的中毒現象,若情況嚴重則會危及生命。
對于小寶寶來說,魚膽的危險系數更是令人難以想象。所以寶寶不能吃魚膽,成人亦是如此。
如何給寶寶吃魚更健康?
(圖片來源:pexels.com)
1
選擇刺少的魚類
2
做魚切勿炸、煎、烤
3
選擇個頭中等的魚
4
吃魚首選這兩個部位
5
堅決不能吃生魚片
沒有經過高溫處理的魚肉可能會有寄生蟲,所以對于腸道不成熟的寶寶而言千萬不能吃。 肉類一定要吃全熟的!
說起魚了,免不了要提一提各位粑粑麻麻最關心的DHA。那么,需不需要額外給寶寶補充DHA呢?
實際上,母乳、魚、蝦、貝殼、蛋黃、海藻等食物中富含DHA,只要保證每周吃2~3次,每次50克的魚(低汞魚可以適當增加一點量),或攝入規定量的其他食物,基本能滿足寶寶對于DHA的日常需求。
對于那些攝入母乳充足、奶粉中含有DHA成分、愛吃魚蝦類等食物的寶寶,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DHA。若從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量的DHA或早產兒還是建議考慮額外補充。
最后,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點「贊」、戳「在看」 ,鼓勵一下小康君哦~
- 標簽:時尚混搭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