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成績單,甘肅多輪驅動推動文物保護利用再上層樓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夯實基礎,加大規劃,預防并重,融合發展......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文物工作會議獲悉,2019年,甘肅多輪驅動,推動文物保護利用再上層樓,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甘肅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國保單位總數增至152處。酒泉、蘭州、白銀、嘉峪關、天水、金昌、武威、張掖、臨夏、慶陽10個市州完成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公布工作,保護基礎得到夯實。統籌考慮保護利用,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榜羅鎮會議舊址、東灰山遺址、果園—新城墓群、雷臺漢墓、崆峒山古建筑群等5處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審批并完成修改后已報省政府審定公布,哈達鋪會議舊址、長城烽燧遺址等1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搶救、預防并重,全年爭取文物保護經費2.8億元,實施重點段落長城、武威文廟等文物保護項目53項,“三防”項目24項;對14個已完工項目及時組織驗收。推動融合發展,武威市依托文廟、鐘樓、雷臺漢墓等文保單位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文化旅游綜合體建設;玉門市依托紅色資源、工業遺產和歷史建筑保護展示建成鐵人干部學院;優先支持“三區三州”文物保護利用,炳靈寺石窟與黃河三峽景區實現“一票制”,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國寶單位石家及遇村遺址出土文物,該遺址位于慶陽市寧縣早勝鎮西頭村至遇村的塬上。
值得一提的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也得到全面加強。2019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向社會公布了全省革命文物資源名錄,包括不可移動文物483處,可移動文物12536件(套)。召開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會議,舉辦“星火隴原——甘肅革命文物展”,擴大革命文物影響力。以“走向勝利”為主線,突出“兩點一存”主題,從強化基礎工作、加強保護管理、拓展展示利用、創新傳播方式4個方面,著力推動中央紅軍北上線路、紅軍會師線路兩個重點線路和我省獨有的西路軍轉戰河西線路建設。推動革命文物片區保護利用工作,與陜西、寧夏文物局聯合召開專題會議,簽署合作協議,建立協作聯動機制,共同編制陜甘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規劃,其中,陜甘片區中慶陽7縣保護利用整體規劃和分縣項目規劃編制工作即將完成。
革命文物哨子。
革命文物草鞋。
革命文物背篼。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