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投入太多而不甘心?問題不在于付出,而是委屈!
時時評估自己的投入是否值得,試圖在每個面向設立目標與停損點,以避免浪費時間與心力,似乎是一種聰明的做法。但這樣謹慎的斤斤計較,真的有讓我們獲得更多嗎?
我們的投入真的損失了嗎?
設立停‘損’點,表示你覺得只要沒有達到目標,你的投入就會成為‘損失’,好像你投入的時間與心力都像蒸發似的,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我卻相信即便沒達標,所有的投入都有某些程度的回報,只是可能沒有這么顯而易見,或者不是以我們原先期待的形式出現。盼不到及時成效的我們,很容易心灰意冷的提前踩了煞車,避免自己再過度投入。但這樣的避險心態,可能會讓我們錯失一些更有意義的回報,非常可惜。
以工作為例好了。你努力工作,主管不賞識?其實,過程中可以把握機會學習‘如何讓主管看見你的努力?’,學著‘以主管的角度看事情’,觀察那些得到主管喜愛的人,是不是抓住了主管在意的關鍵要點?如果主管希望完全掌控,你就得學會即時回報讓他安心;如果主管希望輕松不管事,你就得學會預先替主管想兩步,并幫他準備好向上報告的所有資料。
而這些能力可以替你的職涯增值,并且是能帶著走的。這些能力的獲得比薪資的獲得更有價值,而且還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提升到更厲害的層次后,下次達標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有個非常陳腔濫調的說法:愛迪生在失敗過程中,學會了99種不能拿來做燈泡的材料,所以才有那第一百次的成功。聽起來像正能量雞湯文,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他們幾乎從不把失敗跟過度投入當作一回事。因為他們相信不管情況如何糟糕,身處其中的他們都會有獲得的。
難道就這樣無限地投入下去不停損,直到資源耗盡嗎?請因為有更好的選擇而離開,不要因為害怕損失而停止投入。
為什么我們過度投入會不甘心?
許多職業女性工作家庭忙得不可開交,因為付出的過多而滿腹委屈,你知道嗎?問題不在于付出,而在于委屈。
就上述的例子而言,若因努力工作,但主管不賞識而心生委屈,通常是因為你的確付出很多,因為若工作態度草率敷衍,反應會是心虛,而不是委屈。另外,你錯把投入的回報目標設定在他人身上,把情緒的掌控權交到主管手上,讓你無法控制與預期的人,來決定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便你認同自己的付出與投入,但只要主管不欣賞,就覺得自己被錯待了。
為什么媽媽對于家庭的過度付出,也會感到委屈呢?答案是一樣的:你真的付出很多,以及你錯把投入的回報目標設定在別人身上了。我們不介意掏心掏肺的付出,但我們卻可能會期待老公小孩懂得珍惜感恩,以至于我們對以下這些對話不陌生:‘我為了你犧牲這么多,你怎么可以這樣對我?’、‘我辛辛苦苦都是為了這個家,你竟然只顧玩游戲不好好讀書!’。媽媽們的委屈與情緒失衡,很容易引發另一個問題:情緒勒索。
難道就這樣過度投入不求回報,直到心灰意冷嗎?建議是:請把情緒主控權拿回來,投入與否都是由自己決定。
- 標簽:網投導航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