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調皮”要設6道安全網!
六成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和玩耍中!
孩子從高處墜落切莫自行搬動,恒牙被撞掉應迅速放回原位!
六一兒童節前夕,某公布的一份專項研究顯示,該市7歲以內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率達18.7%,有六成意外傷害案例發生在家庭和玩耍中,膽大好動的男孩比文靜乖巧的女孩更容易受傷。
專家指出,兒童天性喜歡探索外面的世界,面對危險不會自保,容易發生溺水、異物吸入等意外傷害事件。如果家長事前防范得當,事后及時采取正確處置措施,可以將對孩子的傷害盡可能降到最低。
誤服大人的藥物最為常見,例如有孩子誤吃大人外用的高錳酸鉀片,還有孩子因偷吃了爺爺服用的心血管病藥物,結果昏迷不醒。容易被誤服的還有花露水、洗發水、洗衣液、消毒液甚至是潔廁靈等等,造成消化道燒灼。
家長應把藥物等危險物品放置到高處或帶鎖的抽屜內,家用化學洗劑等應標上危險標記,平時教育孩子不要觸碰。對學步期寶寶來說,洗手間應成為暫時禁區。發覺孩子誤服藥物或者化學制劑后,千萬不要馬上讓其喝水,這不僅不會沖淡藥劑,還可能造成二次傷害。例如誤吞高錳酸鉀片后馬上喝水,會進一步加劇消化道灼傷。家長盡快帶孩子到急診洗胃催吐,在事情發生4-6小時內都有效。記得去醫院時帶上孩子誤服的物品。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國因誤吞異物窒息而亡的兒童就有近三千名。異物吸入包括食管和氣管兩類,氣管異物的后果更嚴重。沈振宇指出,如果誤吞下尖銳的異物,則可能造成消化道受損出血。常見的異物包括硬幣、玩具的小零件、發夾等,食物類則有果凍、口香糖、葡萄、豆類等。
5歲以下不要吃果凍,葡萄等又大又軟的食物應切成小塊食用,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用勺子挖果凍吃,切忌一整塊吸入。堅果等盡量進行加工,碾成泥糊狀再給孩子吃。
根據年齡購買合適的玩具,避開有容易被拆卸和吞服的細小配件的玩具。給小嬰兒買衣服時最好選擇有暗扣、系衣帶長度適中的異物,以免紐扣被孩子誤吞。
還要強調的是,要避開可能造成意外的場景。不要讓孩子養成邊吃邊動的習慣,坐車、行走時不要吃零食,喂飯時不要讓孩子哭、笑。“飯桌教子”不宜提倡,因為可能令孩子情緒波動、哭鬧,情急下可能噎著。
一旦發生異物吸入,家長在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自行送醫的同時,應立即讓異物排出。如果還在咽喉,家長可用手指摳。如果已滑下去,且沒有咳嗽的表現,應帶到醫院急診拍片,如在食道,則由耳鼻喉科醫生取物,如在消化道,可由消化內科醫生用內鏡取出。寶寶咳嗽不停,臉變色,提示異物可能被嗆入氣道,可采用海氏急救法。對1-2歲的小寶寶,家長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將寶寶放坐在腿上,胸部緊靠其背部,使勁向后向上擠壓寶寶的上腹部(臍上區域),壓后隨即放松。如寶寶能獨立站穩,也可讓他略略向前傾,用雙臂從身后將寶寶攔腰抱住,同時右手握拳,頂住其上腹部,左手則按壓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擠壓其上腹部,壓后隨即放松。
導致燒傷的原因有誤接觸熱水、玩火、玩電。有些孩子喜歡到廚房玩,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恰好一鍋熱湯放在案板邊上,孩子一伸手就把鍋推翻,導致熱湯澆面,被深度燙傷。嬰兒燙傷則與家長照顧不周有關,尤其是在洗澡時,有些老人圖方便,習慣先放熱水再加涼水,要么因記性不佳忘記先試水溫,要么因轉身拿涼水時讓會爬會走的孩子鉆了空子,導致孩子被熱水燙著。大一點的孩子喜歡玩火、電等比較刺激的東西,容易受到燒灼傷。
對于孩子,家長不要隨便讓他們進入廚房玩耍,可以買專用的兒童鍋灶玩具取代。熱水、熱湯等要放在桌邊里面一點,以免孩子伸手夠著釀成事故。
其次,對于嬰幼兒,洗澡時先用手肘內側來側水溫,確保溫度適中再放孩子進去。沒有條件將洗澡水一次調好溫度的家庭,應先放涼水,再倒入熱水調溫。
再次,確保電器不漏電,插座裝有安全插頭。當孩子想玩安全插座時,要么迅速用玩具轉移其注意力,要么當孩子稍大時,在父母的看護下,告訴孩子電器的性能和危險。
陽臺和窗臺最好安裝堅固且縫隙適中的防護欄,附近不要堆放雜物或擺放桌椅,以免兒童借力攀爬上窗戶和陽臺。剛學會爬、走的小孩最好不要離開家長視線范圍。無論如何都不要讓孩子一個人留在家中。
對于5歲以下兒童,在沙發、床附近的地面上放置靠墊,其他家具的邊角要裝上防撞條。盡量帶孩子去游樂場的蹦床玩,如果條件不具備,則和孩子約法三章,只在有家人在一旁保護時才到沙發上玩蹦跳游戲。
如果兒童從很高處墜落,應第一時間撥打120電話,不要自行搬動孩子的身體,以免造成對脊柱的二次傷害。
如果兒童跌傷后的額角腫了,切忌按照傳統處理方法去揉摸受傷處,以免淤血情況更嚴重。沈振宇建議,先冰敷減少水腫,在24小時內在進行熱敷。
如果孩子后腦勺著地,要特別小心觀察。頻繁嘔吐特別是有噴射性嘔吐現象,精神變差、倦怠,或者反常地興奮,孩子表示“頭痛”,哭鬧不休,都提示有顱內出血的可能,必須馬上就醫。
跌落可造成骨折,多表現為骨頭變形、疼痛,拒絕大人觸碰,有些動作無法完成。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因害怕到醫院打針而撒謊說“不痛”,這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身上是否有上述骨折信號。
如果已長出恒牙,門牙被撞掉,家長可迅速將脫落的牙齒放回原位,輕輕咬合,立即帶孩子去口腔科進行門牙重植。萬一牙齒已經落地受到污染,可以用生理鹽水或清水輕輕沖洗10秒后放回原位,或者將斷牙放在杯子里,用零攝氏度左右的椰汁、牛奶或生理鹽水浸泡,立即去醫院。
兒童車禍頻繁見諸媒體,受害者有相當大的比例是隨父母進城的流動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年齡小的孩子不懂交通規則,或無法針對危急情況作出恰當反應,或因孩子個頭矮小,在司機視線中目標不夠明顯,最終釀成慘劇。而城市“有車族”忘了安裝兒童安全座椅,一個急剎車也會令孩子受傷。
家長不要有僥幸心理,任何時候都不能讓孩子獨自在馬路上行走。帶孩子外出時不要讓孩子在車多、路況差的地方玩耍,對剛會走、跑的孩子,一定不要在馬路邊上撒開他們的手,對大孩子要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帶孩子開車出行時要安裝兒童安全座椅,倒車時要注意孩子是否在車子周圍。教育孩子不要將手、頭伸出車外,以免發生危險。
- 標簽:快扣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