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疝氣的發病原因和處理方法
腹股溝斜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疝氣”,它是一種嬰兒常見的先天性疾病,此病多見于男孩,是由于寶貝位于腹股溝及陰囊處的腹膜鞘狀突,在出生時還沒有完全閉塞,同時腹肌又不夠強健而引發。因此,在寶貝用力哭鬧或排便,或是咳嗽時,腸管就會進入沒有完全閉塞的鞘狀突,在腹股溝或陰囊處形成一個包塊。
不過,當寶貝安靜下來,平臥或睡著后,疝入的腸管可以逐漸回縮,使包塊變小甚至完全恢復。但是,如果疝入的腸管等被卡在腹股溝或陰囊處,不能還納,腹股溝斜疝可能發生了嵌頓,必須立刻到醫院救治,否則寶貝可能發生肝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有的老人講,這是因為寶寶脾氣大,小腸里的氣太多,排錯地方造成的,其實不然。
胚胎時期,男孩的睪丸通過腹股溝處的通道降入陰囊,如果通道發育不完善,出生后沒有完全“關閉”,就會在大腿內側與腹壁交界處的一個三角區形成一個“口袋”,腹腔內的小腸、腹膜等掉進這個“口袋”就會形成腹股溝疝氣。
腹股溝疝氣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小兒疾病,發生率約為3%,男孩發生的機會約為女孩的5-10倍。
腹壓增高是誘發疝氣的主要原因,例如便秘、咳嗽、哭鬧、用力等都會使腹壓增高。
出現疝氣,可讓寶寶立即平躺,可適當墊高下身,一般一會兒疝氣就會消失;或用手輕輕地將腫塊推回腹腔。
提示:
如果有疝氣的寶寶出現的“氣囊”很硬,又無法還納回腹腔,又有嘔吐、腹痛、發燒的情形出現,預示著小腸出現嵌頓,應立即就醫進行手術治療,避免因腸壞死導致敗血癥而危及生命。
1、疝氣患者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便秘、生氣、劇烈運動等。
2、疝氣患者應注意休息,墜下時,用手輕輕將疝氣推回腹腔。
3、疝氣患者應盡量減少奔跑與久立,久蹲,適時注意平躺休息。
4、疝氣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藥、雞、蛋、魚、肉等。
5、稍大一些的幼兒疝氣患者,應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
嬰幼兒疝氣的治療
除了極少數腹股溝疝的寶寶在1歲內有可能自愈外,絕大多數均不能自愈,也不能通過服藥或打針而痊愈,唯一的根治方法是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最佳手術時期在1-2歲之間。1歲以前如發生嵌頓,則要進行緊急手術治療。
1、盡量避免寶寶哭鬧:實在哄不住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止痛或鎮靜的藥物。
2、小兒疝氣術后1周內,應盡量讓寶寶平臥,3個月內都應避免劇烈的活動。
3、注意冷暖,適當增減衣服,若有了咳嗽癥狀也要及時治療。
4、術后要增加營養,特別是補充一些維生素,避免感冒等感染。
總結
疝氣患者應重視疝氣,走出誤區,及早治療。手術是疝氣治療的唯一有效方法,目前常用的有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疝氣一定要選擇國家三甲醫院。
- 標簽:大樂透開獎走勢圖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