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包”對寶寶的危害
在國內不少地區,有些父母常常用棉布制成的包被把新生兒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為了防止孩子亂蹬,還特意用帶子裹緊。父母親總認為“蠟燭包”既能防寒保暖,還能防止小孩遭到意外傷害。其實“蠟燭包”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十分不利的。
傳統的“蠟燭包”包裹方法對新生兒危害
專家表示:傳統的“蠟燭包”的包法對新生兒而言有害無益。而且這樣的“蠟燭包”對新生兒是一種束縛,限制了胸部的活動,而影響肺和橫隔膜的活動和功能,不僅影響肺的發育,也影響小兒的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而發生肺部感染的機會增加。
首先,寶寶在媽媽子宮里生活的時候,可以隨意伸伸手,踢踢腳,不會受到任何束縛。出生后就把他們的手腳捆綁起來限制了他的四肢活動,影響了寶寶運動功能的正常發育。寶寶的肌肉和神經感受器得不到應有的刺激,會影響到腦和全身的發育。
其次,“蠟燭包”限制了寶寶胸廓的運動,直接影響到寶寶呼吸以及肺部和胸部的發育。寶寶不能正常呼吸,尤其是在寶寶哭泣時胸廓和肺不能相應擴張,肺活量不能提高,時間長了會影響到肺功能。
第三,由于新生兒出生時髖關節發育的特殊性,關節和韌帶比較松弛。把寶寶裹得太緊,使新生兒髖關節固定于伸展、內收位,容易造成股骨頭錯位,不利于臼窩的發育,從而發生髖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第四,“蠟燭包”不經常打開,很容易滋生細菌,容易引發尿布疹、皮膚感染等問題。也不利于寶寶散熱,很難控制寶寶的體溫。
很多老人說,用繩子把寶寶的雙腿捆住,長大后就不會形成羅圈腿。這也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羅圈腿現象是由于缺鈣造成,是佝僂病的一種癥狀。需要通過補充維生素D和多曬太陽進行預防,不是捆綁就能預防的。
為了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要摒棄原有陳舊錯誤的育兒觀念,放開寶寶的手腳,讓每一個新生寶寶都能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成長。
新生兒如何正確使用包被
當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發育還不夠完善,對很多外界的刺激反應會比較激烈,這個會讓小寶寶非常的沒有安全感,常常處于特別緊張的狀態,包括在睡覺的時候也會特別容易警醒。這個時候寶媽可以把小寶寶用抱被包裹好,就好像小寶寶還在媽媽的子宮里一樣,讓小寶寶有安全感。
而用包被裹住寶寶,會讓新生兒更有安全感,睡覺更踏實,不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或自己的擁抱反射影響到。
需要提醒媽媽的是,千萬不要使用“蠟燭包”。
夏天抱被的包裹方法
1、把四方形的抱被反折一個角。把寶寶放在包被中間上,寶寶的肩與包被的反折角保持在一條線上。輕輕地將寶寶肩部邊的抱被反折回來。過長的抱被可以輕壓在寶寶身體的另一側,然后反折寶寶腳下的那一端。
2、反折前要先讓寶寶腿伸直,再輕壓一下寶寶的膝關節,留一個手掌的位置,再反折一確保寶寶腳的活動度。蓋住腹部后,就可以把另外一面反折回來,也是輕壓在身體的另一側。
冬天抱被的包裹方法
1、先反折一個角。讓寶寶的頭部放在反折點的中端/中心位置。將反折角剩余的部分反折寶寶的頭部,反折一次后以耳朵處為折點,再輕輕地反折一次,蓋過腹部,把過長的部分輕輕壓在身體的另一側。
2、另外一側也是重復以上步驟,先把寶寶頭部包裹好,在從耳朵處反折,蓋過腹部,把過長的部分輕輕壓在身體的另一側。把腳部反折至腹部。
注意事項:
至于抱被帶,一般夏天的時候不需要用到。冬天可以用抱被帶從寶寶的腹部穿過,然后扣緊。但要注意抱被帶的松緊度是能放一個手掌進去即可。
- 標簽:00213是哪個國家的區號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